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冬天沒有冬天的滋味

記得小時候,冬天總是很冷。冷的很有滋味而印象深刻。

沒有滋味,就沒有印象。

一年即將結束,一年來的滋味是什麼呢?試著從印象中搜尋那些會心一笑、吮指及咬牙的經驗,應該有所獲!

2015的冬天,溫暖卻偶有寒意,如此的天候恰巧是我今年的感受。寒意的時間不長,冷度不強,反而讓我珍惜和煦陽光所帶來的溫暖,珍惜在暖和的氛圍下,讓我可以充分展現我的行動力,不至於因為冷冰冰的氣候,澆熄我的熱情。

2015年6月在妻子的支持下,一家人與爸爸、媽媽一起到德國瑞士展開十日旅遊,在這十天之中,特別安排在德國福森與Vincnet的爸媽見面。在法蘭克福與Vincent碰面。兩家人都很期待能夠再一次見面。地球雖然不大,但是要彼此有緣,卻真的不容易。

Vincent在2012年來台灣學習,在家中住了3個月。2013年離開台灣時,Vincet說會在隔年再一次與父母來台灣。沒想到,就在2014年,Vincent真的與爸媽Herbers Family來到東勢家裡,感謝爸媽對Vincent的照顧。德國人的信守諾言,讓我們許下了在2015年到德國拜訪的約定。


父親年近八十,今年初因為膝關節退化無法行走而做了置換手術。在媽媽的陪伴下,完成一百天的復健,復健的成果,我們全家人用這一趟德瑞之旅給爸爸鼓勵。父親非常高興,登瑞士高山、搭湖光山色火車、乘渡輪,行程豐富而回味無窮。一家人同遊,確實不簡單,謝謝兩個孩子的相挺。兩個孩子與爺爺奶奶感情好,一路上笑聲不斷,生命中共同的回憶,人生一大樂事。

48歲,健康開始轉彎。健康不如從前,抵抗力、視力都不好。苦惱也就上身。花了些許時間適應生命中的秋天。我知道我得喜歡秋天,在些許涼意中,學會照顧自己。

秋天來臨,也是綠葉轉紅的季節。深秋,是生命蛻變,必須累積新能量,面對來年春天,是蓄勢待發的前奏。中壯年是職場的高峰期,是將過去所學所長,重新整理綻放的階段。今年花費許多時間調整自己,期許自己能夠有所展現。

工作上方面,感謝一直在工作給我機會,鼓勵我的長官(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位力挺我的主管),因為他的知遇,而讓我有機會茁壯。

工作上會有逆境,我知道,我要學習享受逆風,享受逆境,因為逆境可以訓練我的體力與智力,我將經歷逆境而茁壯。『風吹柳動,未見柳折』,因為生命已漸成熟,而能咀嚼文字,逆境下的柳樹,盡是生存的智慧。

我的團隊呢?因為同仁的聽話(今年的團隊術語),所以我看見『家和萬事興』的成果,謝謝我的團隊夥伴,因為攜手合作,才能夠在歲末的時候,有了溫暖展現。

高二的女兒,在學業上,認真以對,重拾往日的笑容與自信,她走出輕少女的迷霧森林,展現青春美少女及偶爾的Baby風,讓我時而咬牙,時而吮指回味,在春冬冷熱之間來回,抵抗力強了不少。

大三的兒子,成熟穩重、幽默風趣、溫文體貼,我簡直是他的粉絲。他讓我很難想像我竟然經歷了國中時期的隱藏版的乖巧及高中時期的精裝版叛逆。我當時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大學時期,他連續三年挑戰國家考試,竟然能夠坐下來念硬梆梆的法條及計算那冷冰冰的會計數字。這都是我年輕時所沒有的啊!難怪我的太太以這兩個孩子為榮!

太太在二個孩子身上,花了許多的心思,讓我吃醋。我只能用更多的技巧,吸引他對我的關注。我用親手製作的早餐、伴隨美好的音樂,來度過每一個星期六與星期日早晨,成為我們最棒的心靈約會。

一年來,持續保持著閱讀的習慣。感謝這許多的作者,分享了他們生活中的觀察。我因為生活、工作的經歷與咀嚼感受,讓我的視野及想像,更加豐富而務實。

雖然每天的工作忙碌,但從忙碌的縫隙中,滲透出幸福的光芒,我迎向這一道曙光,幸福在我的眼前。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安全健康社區電子報
報導類型與撰寫資料內容參考
黃興舒  總編輯
        本會社區報定期報導社區有關健康與安全的介紹,包括社區簡介、社區安全與健康組織的簡介、安全與健康策略夥伴的簡介、安全與健康促進計劃及方案介紹、活動與人物報導等。為了增進報導內容的可參考性,針對各篇報導取材與內容編寫,訂定一致的基準,以利在閱讀上具有參考性,當然也保留一部份讓報導者自由發揮。


社區簡介
內容包含:
1.     社區名稱
2.     社區地理位置、地理形態、主要產業、職業、社區人口數與結構、種族、文化
3.     社區居民主要聚集場所
4.     社區傷害與肇因
5.     社區醫療資源
6.     其他...

組織簡介
內容包含:
1.     社區名稱
2.     組織名稱
3.     組織圖
4.     組織成員與職稱
5.     組織策略合作單位
6.     組織運作方式
7.     現況介紹
8.     未來願景
9.     其他...
策略夥伴介紹
內容包含:
1.     夥伴名稱
2.     策略夥伴在社區安全組織中的角色
3.     策略夥伴的功能與貢獻
4.     策略夥伴的聯絡人基本資料
5.     附上策略夥伴的機關照片、聯絡人照片等數幅。
6.     其他...

方案簡介
內容包括:
1.     社區名稱
2.     社區問題背景(主要傷害、造成傷害的原因如環境、知識不足、行為偏差……)
3.     方案的目的(或稱績效目標)
4.     方案名稱與策略
5.     方案將包括哪些合作單位
6.     依照方案所舉辦的系列社區活動名稱
7.     其他...

活動介紹
內容包含:
1.     社區名稱
2.     活動型態:教育研習、訓練活動、宣導活動、研討會、座談會、策略座談、社區交流
3.     活動說明
l         為何要有這個方案
l         為何要找那ㄧ群人擔任檢測員(志工、職工)
l         檢測表是依據什麼所訂定的
l         檢測前的訓練由誰擔任講師
l         檢測表的內容為何
l         檢測後遊具損壞的嚴重度分類表
l         損壞後送到哪些管理的單位
l         本方案是由社區中哪些單位負責
l         送管理單位後, 社區(組織)會不會做 follow-up 的工作
l         由誰去持續進行 follow-up的工作
l         後續聯繫與通報的工作為何
4.     活動目的
5.     參與人員
6.     活動或會議過程發現
7.     活動或會議成果
8.     照片三至五幅並附上照片內容說明 (每ㄧ照片大小為400kb左右)

人物報導
內容包含:
1.     姓名、學歷、主要經歷
2.     個人目前在安全或健康組織所擔任的職務
3.     個人過去在安全或健康領域的工作成果
4.     個人對於安全或健康的理念
5.     目前在安全促進或健康促進的積極作為

其他
內容自由撰寫

注意事項
1.     以上的報導請述明報導人的姓名、所屬單位、聯絡電話、連絡電子信箱。

2.     本社區報對報導的內容保有編輯與刊登的權利。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優雅的智慧

優雅的智慧,真的很難,但卻需要不斷地練習,讓自己不要離優雅太遠。

優雅讓自己不至於囧。

有一個故事這麼提到:
在一次宴會上,馬克吐溫與一位女士對坐,出於禮貌說了一聲:『您真漂亮!』
那位女士卻不領情,高傲地說:『可惜我無法同樣來讚美您!』
馬克吐溫委婉平和地說:『那沒關係,你可以像我一樣,說一句謊話就行了。』
那位女士羞愧地低下了頭。
《你扔下的石頭,絆倒的往往是你自己》
在職場上,有時後會因為自己的修為無法與一些沒有職場修養的人對話,卻讓自己的態勢居於下風。但又因為礙於職場分際,按耐情緒而止於禮。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如馬克吐溫的智慧,也就解危了。

囧也就離優雅遠了。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遠離小人,遠離負面的人,你就多了成功的機會

最新1435期的商業週刊提到『受教與受言』中指出,以手受物容易,以心受言,好難。年輕的工作者,只要「聆聽,放空,接受」。一旦資歷俱全之後,必須擔待。擔概括承受之責,也就是不推託。擔慷慨承擔之責,也就是不計較個人得失。這一個擔待,必須與正向思考的人相處,必須遠離負面思考,讓自己產生正向作為。

以下一文為聯合新聞網在2014年03月24日所刊載的職場新鮮事『遠離負面思考 如果你不是陽光,那就避免跟陰暗的人在一起。』

******
正面的能量很強大,但負面的力量也不容小覷,當你的心裡出現負面的情緒,切忌不要找同樣負面思考的人互相取暖,因為那只會讓你更加心寒

這時你需要的是陽光,因此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多跟正面思考的陽光型人物為伍,你才能獲得光和熱,驅散內心的黑暗。

成大事者,無一不是正面思考的人,因為凡事都往好處想,自然就能吸引到好事發生。這可不是心靈療癒系的勵志語錄,而是因為正面樂觀的人,會散發出吸引人的魅力,讓人樂於親近並且「好康到相報」,左右逢源的機會自然比別人高。

大環境的不景氣、超時爆肝工作,早已是台灣職場常態,大多數的人都很悶,如果你這時還和充滿負面思考的人在一起,那內心早已不堅強的你,很快就會耽溺在自哀自憐的悲觀情緒中。

但日子還是一樣要過,僅管現今職場付出不一定有回報,先苦後甜也讓人質疑,但與其每天活得不快樂,老覺得別人對不起你,那奉勸你多與成功者為伍,讓他的正面能量替你驅散黑暗。

職場上不見得隨時有正面能量的人出現在你左右,但社會上的成功人士那麼多,他們的成功故事就是你職場的陽光,儘管成功經驗無法完全複製,但每個成功的人,通常都有激勵人心的故事,這是自我激勵,擺脫負面情緒最快的方式。

因為就算是好朋友,也不可能24小時待機,隨時傾聽你的悲苦,而老是喜歡抱怨訴苦的人,最後通常都是落得沒人願意接近的下場。

所以多看看成功者的故事,在資訊爆炸的現今,這些故事上網俯拾皆是。

如果這些話你都聽不下去,那也沒關係,放假的時候出門曬曬太陽吧!有時候你只是需要出去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腦袋暫時放空一下而已。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沒有忘記,所以有情

2013年,(15)上班,進到辦公室時,桌上放置一張卡片。

教師節前夕收到來自多年前的一位同事寄出的問候卡,備感溫馨! 
想起這位同事離開也近四年,當時鼓勵她持續進修與投考公職,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機會,時至今日,一一即將完成,曾經與她共事,擔任她不到一年短暫主管的我,心中替他高興! 

我曾經在求學與工作的期間,受到三位老師的鼓勵,讓我自己有機會不一樣! 

投入職場之後,我將如此受人點滴,湧泉以報,除了告知當年的指導老師近況之外,也將老師這樣鼓勵自己的善念,分享身邊的朋友同事。

近來收到的卡片與水果禮盒,讓我知道你們的心中曾經想起我,除了以電話或簡訊回覆致意之外,在這裡謝謝你們這個時節的問候!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閱讀筆記:內在的聲音

有幾個方法幫助你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
  1. 傾聽你的感覺:你做什麼事,會覺得不太舒服或奇怪,而且覺得無法掌控它?
  2. 善用你的直覺:什麼事讓你直覺地做時受到吸引,就像有些小孩喜歡拼積木、彈鋼琴、有的喜歡做鬼臉讓其他人開心,你在做哪些事時,會持續一直做?
  3. 留意讓自己沉迷的事:從事某些事時,你就是會自然沉迷其中,時間因此過得特別快。
  4. 注意哪些事,你完成之後會受到鼓舞:你不會覺得被掏空,反而覺得很滿足。
透過感受上面這4點,每人都能傾聽內在的聲音。

**********
十多來的成長獲益於閱讀。近來整理過去閱讀紀錄的文字檔,重新閱讀仍然受益,所以整理這些讀書筆記的文字分享。因為都是隨手記,所以也就沒有原來的出處作者可以感謝。

整理在這裡除了分享,也是紀錄,以便於搜尋及彙整閱讀。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隨緣的智慧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著。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 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 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
「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 師父說: 「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
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了點頭說:「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五隨」總括來說就是珍惜一切、輕鬆隨性過生活!

*******
十多來的成長獲益於閱讀。近來整理過去閱讀紀錄的文字檔,重新閱讀仍然受益,所以整理這些讀書筆記的文字分享。因為都是隨手記,所以也就沒有原來的出處作者可以感謝。

整理在這裡除了分享,也是紀錄,以便於搜尋及彙整閱讀。

閱讀筆記:問問題

「為什麼我們不再問問題了?」

蔡柏璋認為,只是躲在「標準答案」的舒適圈裡面,是一種關閉自己對外界感知的冷漠。

我們應該敞開心胸,接受各種可能。
問問題,讓自己釐清。


******
十多來的成長獲益於閱讀。近來整理過去閱讀紀錄的文字檔,重新閱讀仍然受益,所以整理這些讀書筆記的文字分享。因為都是隨手記,所以也就沒有原來的出處作者可以感謝。

整理在這裡除了分享,也是紀錄,以便於搜尋及彙整閱讀。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生命Redesign

【生命Redesign】
窗戶應該是什麼樣子?
從裡面往外看,又應該是什麼景緻呢?
牆面要什麼顏色會很亮眼?
地中海的藍與白,令人舒服!

煩,來自於繁!
靜,發自於簡!

化繁為簡,去繁入靜!
生活從此簡單,生命就此寧靜!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珍惜每一次的面談

在工作上,免不了有許多的面談機會。每一次的面談都是為了解決工作上所面臨的問題,商議解決方案。

珍惜每一次面談的機會,就有機會讓自己進步成長,或改善缺點。

工作上會遭遇來自人際關係、工作技能、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等各類的問題,從自身到與周遭的人所衍生問題,包括個人的感情、家庭關係、組織關係等。這些關係處理不好,將衝擊到工作的推動與發展。

突破工作上的瓶頸,解決工作困境,是職場上最重要的任務。透過業務主辦人員、協辦人員與主管之間的對話,尋找最適方案。尋求方案的過程中,往往是經驗的累積與知識的激盪,所以面談是轉化個人經驗與知識最快的途徑之一。

面談中,可以聽見或想見與自己不同的觀點。當然這些觀點有些聽起來不舒服,尤其是與自己有關思考邏輯與待人處事方式。當然這是人性,少有人樂見自己被批評指正。但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就是從師長、家長的鼓勵或指正的過程中成長過來的嗎?為何到了職場上,經過數年之後,就忘了接受指正的心態呢?

如果這些指正的觀點都是事實,都是改變自己,讓自己更好的方向或方法,為何要拒絕呢?我知道,在職場上並非每一個人都如此正面看待面談。職場上不可否認地是有一群人對於面談持有負面的看法,也許是過往的經驗,讓這一群人如此;或許是他們在職場中,遇上了非解決問題的主管或協辦同仁,因此許多的面談總是解決不了問題,甚至讓問題變成更複雜。

面談時可以看見許多的情形,有些面談很順利可以達成彼此的共識,有些面談卻傷透腦筋。面談過程中,會遭遇到以下的情形,導致面談的失敗:

  1. 面談過程中,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能行的情形。那麼這樣的面談會議,是無法獲得經驗與知識的。
  2. 與會者主觀意識太強,無法共同商議。不管是主辦或是主管,都是強烈的主觀意識。
  3. 會前已經預設解決方案,面談/會議只徒具形式。
  4. 害怕改變,不願意承擔。
要改變,必須從自己做起。我認為有兩個方法,可以讓自己迅速改變:
  1. 閱讀。廣泛地閱讀,總是會看見許多不同的想法觀點。這會讓自己不容易堅持己見。
  2. 與有經驗者面談。透過有經驗者分享,或是向資深經驗者請益,都會讓自己從侷限的觀點中脫困。當然,這得看你的運氣,遇見肯開金口的前輩或資深的經驗者。
改變,並不困難,只要知道自己永遠都是不足的就夠了。知道自己不足,是一件簡單但卻複雜的事。簡單是只要持有虛心看待自己就可以了;複雜是要面對自己的面子問題、肯突破的壯志與擔待的肩膀。

珍惜每一次的面談,面談會讓自己面對缺點,改善而進步。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我不做負向思考,因為解決不了問題

忙,一個字形容自己最近的生活。
因為忙,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出了一點小問題。讓自己必須休息。
忙,讓自己重新檢視自己的時間分配及體力分配問題。

我不做負向思考,因為解決不了健康問題,我只能夠正向思考,如何正向呢?
  1. 接受眼前的事實。
  2. 用減法解決問題。
  3. 盡自己的力量就是好!
三種簡單的思維,讓自己的腦筋脫困!
各位好友,我要暫時停筆,因為我忙,讓自己沒有思緒再分享心思所得。

我會找時間再回來的。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幸福的滋味從走路開始


【牽手走路】
今天晚餐後
和女兒牽手走路
女兒的手那端是媽媽

小時候的女兒
也是這樣牽著爸媽的手散步當時的女兒幸福快樂哼著兒歌跳躍著走



十多年後
幸福快樂經由她的兩手分別傳遞到呵護她的兩親
兩雙十指緊扣,扣緊親子之間的情份。溫度

嗯!
原來幸福的福田花開了
淡淡的清香卻是濃濃的滋味
甜而不膩,陶醉不已。


【走路的省思】
走路很簡單,把自己的心放在雙腳。
讓兩腳帶你的心去走路!

剛開始走路運動,會想趕快走完今天的份量。
這樣的想法使自己的心,忘了享受走路應有的悠閒!

趕,讓自己心情沒得放鬆而很累!
因此,只要心不趕,就不會累!

走路,想要走的快,就一個人走!想要走的遠,就一群人一起走!

走路好像做事。做事,要做得快,就自己做。但是長久之計,需要同仁都會問會做,自己才不會累死。

【走路的覺醒】
走路的時候,你都在想什麼?
沒想什麼;想自己;想家人;想健康;想工作;想退休....

兩腳帶著心去走路,讓自己的心放鬆。
兩腳帶著心去走路,讓自己的心休息。

兩腳帶著心去走路,讓自己的心不迷失。
兩腳帶著心去走路,讓自己的心呼吸新鮮空氣。

我想著白天想不出來的生涯謎題。
我想著今天家人好不好。
我想著今天的身體是否健康。
我想著今天過後的工作新解。
我想著自己今天要走多少路才能夠健康有保固
我想著.......累了,我要睡覺。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對付爛主管

在職場上,有些主管真的很爛。

這些爛主管,過去也是一名好的員工,因為好,所以有機會被拔擢為主管。當他成為主管之後,會爛,是因為沒有按照當一名主管該有的本分處理人事物所導致。

有一回一名員工來跟我說他的主管將發生的過錯責任推給他,說他是自作主張,沒有按照工作規則做事。他認為他的做事的方法,是依照單位制定的作業程序處理,並非特異獨行。我聽了他的敘述之後,我又問他:『你的同仁也這麼認為這個錯誤是你自作主張嗎?』不待他回答,我緊接著問:『做這事的原則,並不是我們而已,業界是怎麼做的?』我連問了兩個問題之後,他彷彿若有所思的回答我:『我知道了』

身為主管,就是要為部屬教育及解惑。當部屬犯錯時,你必須要告訴他錯在哪裡,一起面對錯誤,尤其是錯誤發生在流程明確的作業項目上,仔細檢視出錯的原因歸之於人員,還是作業流程。不可以在未分明前,將錯誤推向作業的員工。

對於這樣的主管,你不可以明爭,但你要學習暗鬥。我所謂的暗鬥,就是你自己要搞清楚,
  1. 你有一名爛主管。他不會護你,卻會踢你下水。
  2. 是你自己沒有按照作業流程,簡化流程所導致的錯誤?(個人人為錯誤)
  3. 還是,流程上的錯誤,來自於作業規範(作業流程錯誤)。
  4. 甚至是,前輩們都是錯誤的作業方式,只是自己倒楣,被抓包而已。(成員人為錯誤)
暗鬥,讓你自己知道如何面對爛主管。跳脫出委屈的心態,扎實的將錯誤的經驗轉換為自己的能力。有了暗鬥的能力,你要明爭就不成問題了,因為你已經能夠跳脫出以『你/事件』為中心的討論格局,轉變為討論『系統錯誤』或『品質管理』的焦點了。這樣處理,有機會讓主管看見你自己冷靜處理事件的能力。此時,你的失分已經減少,加分是有機會的。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正向思考的力量

正向思考,讓自己直接面對問題、面對現實。

正向思考是一種勇氣,面對困境不退縮、面對問題不閃躲。

正向思考讓自己不怕一時的苦,因為正向思考讓他知道一時的苦,不會苦一輩子。

有些人喜歡躲在自己的舒適圈內生活,因為他不習慣面對陌生的環境。當他在面對陌生的工作、陌生的人或是新的挑戰時,他選擇逃避,耍賴,或是拖著別人一起下水。這樣的工作思維,會讓同儕離他遠遠地,深怕被他攀住而慘遭池魚之殃。

讓自己能夠有新的發現,看見正向思考的好處,是鼓勵自己改變思考的出發點。就如同旅遊或登山,去一個你不曾去過地方,或是登一座你不曾攀登過高山,都是新的挑戰,這樣的挑戰絕對是挑戰你的耐力與毅力,面對全新的局面。在登頂前,就是突破你過去的經驗,去一個不曾去過的地方,遇到不曾遭遇過的問題,都是挑戰你的決心。

離開舒適圈,必須由自己下定決心。當別人逼你離開舒適圈,為你設定做事情的標準,你的感受絕對是痛苦不堪。正向思考的你,會認知由自己設定標準,下定決心離開舒適圈,你的內心才是安適而不覺得痛苦。

花點時間,讓自己依循著明確的目的的努力,有方法的前進,那麼最終的成功才有機會實現。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分析的架構,是黑夜中打燈找路

最近組成讀書會,和同仁一起閱讀。閱讀是改變知識與行動最快的方法之一。

多數的工作者,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除了靠過去的經驗之外,多半來自於上級指示交辦。而上級把執行方法告訴我們,主要是為了確保執行成效,這樣的工作模式中,也是一種職場教育。

有一回,我把一個任務交給同仁,同仁聆聽之後,等著我接下來說明交辦如何執行的步驟。同仁沒有這些說明,他們認為不妥,而我的經驗是這樣的交辦,在成效的確保之外,將會阻礙了同仁的學習與思考。所以我請他們先想,以另日討論取代說明。

我希望同仁改變作法,因此,我嘗試用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因為我認為看清問題,就看見答案。練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分析問題的架構,讓他們將來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建立自己的問題分析架構。

分析架構中,嘗試將問題解決方法分類為二:

  1. 問題解決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問題?』針對問題的形成原因一一的解決
  2. 目標達成法:『針對原有設定的目標,形成新的解決策略!』針對問題提出新的解決策略與執行方法。
執行問題解決法,通常假設原有方法就能夠達成目標,因此以這一個解決法,首先就是逐一檢視原來的方法執行步驟與效益,給予修正之後,就能夠解決問題。

有些問題是即使找出所有原因及建立解決方法,並不能夠改善原有的問題。如此一來,面對這一類的問題,以找原因修訂策略的方式,即使全面改善原有問題,也未必達成目標,讓主管滿意。那麼就需要以第二種的目標達成法突破困局。

第二種目標達成法,直接思考目標是什麼,訂出新的策略方法。訂定新方法之前,除了檢視現有的方法為何不能夠達成目標之外,以找出能夠達成目標的策略,提出執行方法,最為重要。這一個目標達成法,通常捨棄原有的執行法,或大幅修改原有的執行法。


做事情如果欠缺分析的架構,無疑地是摸黑前進,總會遇到鬼。建立自己分析問題的架構,自己在黑夜中打燈找路,走起路來順些,即使跌倒也知道原因吧!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光想問題,是無法達成目標的!

我們的工作,經常會遇到問題,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常因為解方的不可得,困於泥淖之中而苦惱不已。

事實上,苦惱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我們埋首於桌上,為了求得解決方法,忘了抬頭思考我們為何出現困局,及遭困的位置。也就是說,眼前的問題,常常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可能是你必須釐清目標,以及是什麼導致眼前的問題,讓你清楚你目前所在位置與目標之間的關係或相對位置。

進一步思考這一個現象,也就是不要將你的眼光放在問題上,而是放在目標上,將你現在的困局與目標之間,策定一個脫困的策略,才是你真正該使力的地方。

換言之,光想眼前問題,可能無法達成目標。你必須針對目標,重新瞄準,提出問題,才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也就是眼前問題並不等於你真正該解決的問題!

為了讓脫困的解決方法或策略具體化,可以將目標與解方策略之間,藉由數據展現,而容易理解。例如業績低迷,盈餘落後目標15%,因此我們需要制定一個提昇績效的策略,這一個策略要包括這三個向度:
  1. 具體方向:例如增加熱食的銷售業績。
  2. 可測量目標:例如比過去增加60%的銷售額。
  3. 有判斷基準:例如增加早午餐的販售商品及宵夜的搭配菜單。
你必須針對目標,提出目前要改善的問題。藉由明確的目標,加上這三個向度描述,讓自己的問題有了改善的方向。因為方向清楚,才能讓自己的努力有了著力點,讓團隊的分工與合作產生關聯。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頂尖思維(四)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
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
頂級思維談論了這16個主題,歡迎大家學習。這是第四篇。


第一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1.html
第二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7.html
第三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目標、計畫、參謀、決策。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13、目標
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資的地方去投資,你是不會發財的。
提出者:美國股神巴菲特。
點評:1、善於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別人沒走過的路。2、特色不特,優勢無優。

古特雷定理:每一處出口都是另一處的入口。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w.古特雷。
點評:
上一個目標是下一個目標的基礎,下一個目標是上一個目標的延續。

14、計畫
列文定理:那些猶豫著遲遲不能作出計畫的人,通常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把握。
提出者:法國管理學家p.列文。
點評:如果沒有能力去籌畫,就只有時間去後悔了。

弗洛斯特法則:在築牆之前應該知道把什麼圈出去,把什麼圈進來。
提出者:美國思想家w.p.弗洛斯特.
點評:開始就明確了界限,最終就不會作出超越界限的事來。

15、參謀
波克定理:只有在爭辯中,才可能誕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決定。
提出者:美國莊臣公司總經理詹姆士·波克。
點評:無磨擦便無磨合,有爭論才有高論。

韋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見,但如果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遙
提出者: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
點評:1、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後不可無主見。2、不怕開始眾說紛紜,只怕最後莫衷一是。

16、決策
福克蘭定律:沒有必要作出決定時,就有必要不作決定。
提出者:法國管理學家d.l.福克蘭。
點評:
當不知如何行動時,最好的行動就是不採取任何行動。

王安論斷:猶豫不決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遇。
提出者:美籍華裔企業家王安博士。
點評:寡斷能使好事由好變壞,果斷可將危機轉危為安。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遇到困難就去找一本書

遇到困難就去找一本書。十多年來,我一直維持著這樣的習慣,從書中找到我認為可以突破困境的解方。

或許,你會認為這樣急救章式的閱讀是否有效?來得及嗎?確實,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方,但是卻協助我增廣解方策略的多元性。其中最大的好處是因為思考問題而在心中反覆咀嚼解方的合理性,所帶來的行動知識。


困難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自己的相關知識不足,導致無法提出有效的方法。這些困難並不能夠靠別人幾句話就可以提供解決方法,也就是問題與答案之間,往往不是這樣的簡單直線關係。問題的解決策略應該是多元的,思考多元的解決方法必須依靠閱讀累積,才能夠從問題不斷地叢林中,闢出一條蹊徑而脫困。

長期下來,只要遇到困難就去找一本書,養成買書閱讀的習慣。我每月買書數本,一年下來累積數十本的閱讀量,長年下來,竟然書櫃溢滿。如此的藏書量,竟成為自己最大的資產。

離開學校之後,以『職場困境-書中解方』的模式,維持閱讀的習慣而不改。因為逛書店,所以就在尋找解方書籍的過程中,順道瀏覽了不在預期內的書,這樣的逛書店,常常有意外的不期之遇,找到一些書。

非預期而買回來的書,常常令我驚喜。雖然逛書店的目的是為了尋找解決困難的書,但是因為意外而撞見的好書,可以解決我內心中,隱性卻存在的問題或困擾。這些意外之書,也是提昇我正面思考的最佳好友。這也是我喜歡逛書店的重要原因。

104年4月10日發刊的商業周刊何飛鵬發行人談了這樣的一個觀念,我是如此觀念的力行者。遇到困難,自力救濟的聰明方法,就是找一本書閱讀,可以閱讀曾經買過的書,或是出門去尋找一本書,都能夠讓你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
僅以此文,懷念並感謝4/9閉店的誠品書局豐原店,這是誠品書局於舊台中縣時代唯一的店面,位於太平洋百貨公司豐原店,是我每一次到豐原必逛之處,書內燈光與氛圍截然不同於一般書店。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尋找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我曾經給我自己一個座右銘:『靜思悟醒』。自求安靜以謀思慮而有所得。這些思考也寫了以下文章分享:



日前閱讀『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有些人,有能力、能成功,但並不幸福。那麼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作者分享的答案是:『隨時保持內心平靜的能力。』
作者問:『人到底追求什麼?』追求成功,成功的目的是為了幸福。然而我見過很多人能成功,但並不幸福。

最近的貴婦團逛阿帕契直昇機,搞倒一群軍人。這群人都是有錢人,拿金包,無所欠缺,但就缺內心安定。可見,如果一個人真的能隨心所欲,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那麼他剩下的,就只有無聊了。這時他會到處找事做,尋找新的欲望。就這樣,搞倒一個601旅。

現代的人,人手一機,我也不例外,我是公認的手機一族,無時無刻都在滑。直到眼睛出了問題。反思如此作為,為何?為何自己不能夠安靜下來。

有次,我出差旅行,在車站,見一對夫妻安靜的坐在月台上,靜靜的等候列車,彷彿周遭無人打擾他們一般,偶爾互相問候,關心對方,看得出內心平靜,安靜的享受夫妻的時光。

我懂了,生活中的自己就是要能夠安排自己的內心,安頓自己的內心,如果有機會,能夠與家人同修,那將是最好的福份。

我想,我的座右銘靜思悟醒的新境界,就是安然自得。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人,要追求的能力,以安頓身心。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頂尖思維(三)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
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這是第三篇。
第一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1.html
第二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任用、激勵、調研、預測。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9、任用
奧格爾維法則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雇用比我們自己都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為巨人公司。
提出者:美國奧格爾維。馬瑟公司總裁奧格爾維。
點評:
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麼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皮爾卡丹定理:用人方面一加一不等於二,搞不好等於零。
提出者:法國著名企業家皮爾·卡丹。
點評:組合失當,常失整體優勢,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10、激勵
馬蠅效應: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
點評:有正確的刺激,才會有正確的反應。
倒U形假說
當一個人處於輕度興奮時,能把工作做得最好。當一個人一點兒興奮都沒有時,也就沒有做好工作的動力了;相應地,當一個人處於極度興奮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會使他完不成本該完成的工作。
世界網壇名將貝克爾之所以被稱為常勝將軍,其秘訣之一即是在比賽中自始至終防止過度興奮,而保持半興奮狀態。所以有人也將倒u形假說稱為“貝克爾境界”。
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
點評:1、激情過熱,激情就會把理智燒光。2、熱情中的冷靜讓人清醒,冷靜中的熱情使人執著。


11、調研
特伯論斷:在數位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國經濟學家w.s.特伯。
點評:
數位是死的,情況是活的。

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個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r.摩斯科。
點評:
刨根得根,問底知底。


12、預測
羅傑斯論斷:成功的公司不會等待外界的影響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而是始終向前看。
提出者:美國IBM公司前總裁p.羅傑斯。
點評:
只想隨波逐流,難有理想彼岸。

薩蓋定律:戴一塊手錶的人知道準確的時間,戴兩塊手錶的人便不敢確定幾點了。
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p.薩蓋。
點評:
若選錯誤參照,必無正確比較。

隧道視野效應: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

點評:
不拓心路,難開視野。視野不寬,腳下的路也會愈走愈窄。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培養自我正向而積極的思考與行動

思考是一種習慣。當然,講話也是一種思考習慣的外在表現。所以要知道一個人的思考習慣,只要聽他講話就對了!

積極思考的展現,從講話的內容就可以知道。通常以『我現在做......』表示;『我會做什麼樣的努力,改善過去的缺點』。相對於積極思考,一般人通常是『我覺得這件事情,在過去有哪些缺點』的表示,但沒有提出如何改善。還有一種消極的人,則可以聽見他對一件事情的抱怨,無法聽到他的積極作為。

所謂的抱怨,是以個人的觀點出發,不是客觀陳述一件事情的現象、現狀。面對一個抱怨者,你無法聽到他的看法邏輯,多數只是聽見個人的不滿。

面對一個欠缺積極思考的人,你會聽到他講述一件事情的發生經過,但你無法聽見他解決問題的建議。對於這樣的人,只要善加引導,你可以讓他變成一個具有正向思考與行動的夥伴。換言之,你只要告訴他,『觀點+行動』就是改變。

正向思考的行動是一種論點思考,需要自我練習培養自己對事件的觀察。論點思考一書提出:

  1. 從掌握現象開始。
  2. 大膽推測建立論點。
  3. 透過訪談輸入相關情報資料,強化論點。
  4. 對照過往經驗,借鏡案例。
  5. 透過結構化,確認論點。
  6. 最後由論點導出解決方案。
看似六點相當的多,其實一個有經驗的決策者,這六點會在腦海一閃而過,逐一確認,以確保解決方案是正確的。

一個創造性論點的形成,其實可以加強自己的創造性思考的能力,藉由以下的步驟形成:
  1. 提問(這一點對照上述第三點)
  2. 分析(這一點對照上述第四點)
  3. 反思(這一點對照上述第五點)
  4. 發覺問題(我認為是第五點的延伸)
  5. 架構解決方法(與第六點同)
創造性思考,可以讓自己以新的觀點建構新的解決方案,或是解決陳年窠臼老問題。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頂級思維(二)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

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這是第二篇。
前一篇頂級思維請連結: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1.html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指導、組織、培養、選拔。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1、指導
波特定理:
當遭受許多批評時,下級往往只記住開頭的一些,其餘就不聽了,因為他們忙於思索論據來反駁開頭的批評。
提出者:英國行為學家l.w.波特
點評:
總盯著下屬的失誤,是一個領導者的最大失誤。

藍斯登定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遠較在父親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
點評:
可敬不可親,終難敬;有權沒有威,常失權。


吉伯特法則:
工作危機最確鑿的信號,是沒有人跟你說該怎樣做。
提出者:英國人力培訓專家b.吉伯特
點評:
真正危險的事,是沒人跟你談危險。
權威暗示效應
化學家稱,他將測驗一瓶臭氣的傳播速度,他打開瓶蓋15秒後,前排學生即舉手,稱自己聞到臭氣,而後排的人則陸續舉手,紛紛稱自己也已聞到,其實瓶中什麼也沒有。
點評:
迷信則輕信,盲目必盲從。

6、組織
奧尼爾定理:
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
提出者:美國前眾議院院長奧尼爾
點評:
只有能切身體會到的,群眾才認為那是真實的。
定位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曾作過一個試驗:在召開會議時先讓人們自由選擇位子,之後到室外休息片刻再進入室內入座,如此五至六次,發現大多數人都選擇他們第一次坐過的位子。
  • 點評:
  • 凡是自己認定的,人們大都不想輕易改變它。
艾奇布恩定理:
如果你遇見員工而不認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點。
提出者:英國史蒂芬。約瑟劇院導演亞倫。
  • 艾奇布恩點評:
  • 攤子一旦鋪得過大,你就很難把它照顧周全。
7、培養
吉格勒定理:
除了生命本身,沒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後天的鍛煉。
提出者:美國培訓專家吉格·吉格勒
點評:
水無積無遼闊,人不養不成才。
犬獒效應:
當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裡讓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只犬稱為獒。據說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
點評:
困境是造就強者的學校。
8、選拔
近因效應
最近或最後的印象對人的認知有強烈的影響。
提出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
點評:
結果往往會被視為過程的總結。
酒井法則:
在招工時用盡渾身解數,使出各種方法,不如使自身成為一個好公司,這樣人才自然而然會彙集而來。
提出者:日本企業管理顧問酒井正敬。
點評:
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美即好效應:
對一個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們很容易誤認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錯。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麥克尼爾。
點評:
印象一旦以情緒為基礎,這一印象常會偏離事實。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反向思考的零分教育

這些年的工作訓練都是避錯,爭取時間,降低推動的成本,以提升計畫正確率。雖然如此,在判斷事件時,也不全然都會對,也就是正確率不是100%。

有一則故事,父親對於孩子在學科上沒有求真,以猜替代判斷。所以和孩子約定,以考零分為目標,只能夠在清楚的判斷之後,不可以用猜的,從中選擇一個錯的。孩子發現,並不是每一題都會,所以總是有幾題得猜。

反向思考的零分教育,就是要從答案中找出對的,一旦知道正確的答案,就是不可以選,避對的教育,也是一種對叛逆導正的訓練!

實務上當然不可能如此操盤,要求員工如此作為。零分的教育只是告訴你工作中,或許你可以在你自己的心中模擬一番!

我就是經常訓練自己,增加自己的選項,然後與我的主管賭上一把,看看誰贏!因為這樣子的思考,所以有機會磨練自己的思維,讓自己提升思考的敏捷度。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缺點!藏得如此完美而自不知。

多年以前,有一次簡報結束後,我的長官託我的直屬主管告訴我,簡報時,不要一隻手放在褲子的口袋,不好看!

我有這樣嗎?我想不起來!

回家,我看了當天活動照片,我真的放在口袋耶!樣子還真的不好看!

原來,我有許多習慣,我自己不知道,也不自覺,但是別人卻是非常的清楚!

從此以後,我非常的注意這樣的壞習慣
  1. 1.外在的缺點:例如手放在口袋演講。
  2. 2.內在的缺點:例如我的不自覺辯解我有嗎?
謝謝我的長官提醒,一語警醒,讓我改了內外的缺點!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頂級思維(一)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素養、統御、溝通、協調。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
1、素養
藍斯登原則:
在你往上爬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潔,否則你下來時可能會滑倒。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
點評:進退有度,才不至進退維谷;寵辱皆忘,方可以寵辱不驚。
盧維斯定理:
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h.盧維斯。
點評: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將別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提出者:法國社會心理學家h.m.托利得。
點評:思可相反,得須相成。

2、統禦
刺蝟理論: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
點評:保持親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鰷魚效應: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並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將這條首領鰷魚腦後控制行為的部分割除後,此魚便失去自製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
提出者:德國動物學家霍斯特。
點評:
1、下屬的悲劇總是領導一手造成的。2、下屬覺得最沒勁的事,是他們跟著一位最差勁的領導。
雷鮑夫法則:在你著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時要牢記我們語言中:
1、最重要的八個字是:我承認我犯過錯誤。
2、最重要的七個字是:你幹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個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個字是:咱們一起幹!
5、最重要的四個字是:不妨試試!
6、最重要的三個字是:謝謝您!
7、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咱們。
8、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您。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雷鮑夫。
點評:
記住經常使用,它會讓你事半功倍。
洛伯定理:
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最要緊的不是你在場時的情況,而是你不在場時發生了什麼。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r.洛伯。
點評:
如果只想讓下屬聽你的,那麼當你不在身邊時他們就不知道應該聽誰的了。

3、溝通
斯坦納定理
在哪裡說得愈少,在那裡聽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s.t.斯坦納。
點評:
只有好好地聽取別人說的,才能更好說出自己的。
費斯諾定理
人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這意味著人應該多聽少講。
提出者:英國聯合航空公司總裁兼總經理費斯諾。
點評:
說得過多了,說的就會成為做的障礙。
牢騷效應
凡是公司中有對工作發牢騷的人,那家公司或老闆一定比沒有這種人或有這種人而把牢騷埋在肚子裡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院
點評:
1、牢騷是改變不合理現狀的催化劑。
2、牢騷雖不總是正確的,但認真對待牢騷卻總是正確的。
避雷針效應
在高大建築物頂端安裝一個金屬棒,用金屬線與埋在地下的一塊金屬板連接起來,利用金屬棒的尖端放電,使雲層所帶的電和地上的電逐漸中和,從而保護建築物等避免雷擊。
點評:
善疏則通,能導必安。

4、協調
氨基酸組合效應
組成人體蛋白的8種氨基酸,只要有一種含量不足,其他7種就無法合成蛋白質。
點評:
當缺一不可時,一就是一切。
米格-25效應
前蘇聯研製的米格-25噴氣式戰鬥機的許多零部件與美國的相比都落後,但因設計者考慮了整體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應急反應等方面成為當時世界一流。
點評:
所謂最佳整體,乃是個體的最佳組合。
磨合效應:
新組裝的機器,通過一定時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跡磨光而變得更加密合。
點評:
要想達到完整的契合,須雙方都做出必要的割捨。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明天,我將成為領導者

在職場上,與同仁相處,必須要具備很好的修養與冷靜的頭腦。管理工作上,有些人支持你的立場,但也有人反對你的論點,因此,讓自己能夠週延的思考及執行一個周全的計畫,就不能夠一意孤行,必須能夠聆聽來自不同觀點的發言,甚至是惡言相向也得思考惡言背後藏有的玄機。

心胸寬大,言詞溫和,就是海納百川的基本作為。大度是一種和諧,願意容納異己,聽進逆耳之言,原諒他人的無心之過,育才於平時,用人惟才而取。大度確實是
做大事的基本要件,不可不知: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夥伴的人變成對手。
2、對別人的小過失、小錯誤不要斤斤計較。
3、在金錢上要大方。
4、不要有權力的傲慢和知識的偏見。
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應和別人分享。

發展自我,需要充實自我的內涵。內涵豐富的人,知道自己所知所學永遠不夠,因此在工作之餘,願意保持學習的心態,豐富自己的知能,從文學、哲學、美術、音樂、藝術、科學等多面向聆聽與賞析。當返回工作崗位時,能夠期勉自我,進三步,得退一步,持有餘裕於未來:
1、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虛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眼界寬闊。
2、瞭解自己,培養屬於自己的審美觀。
3、笑對生活。懶惰要不得。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4、不要盲目的做任何事。要有目標。
5、不僅僅只關注內在美,外在美也很重要。
6、不要整天的對著電腦,玩著無聊的東西。
7、理智的判斷,學會控制情緒。

誠信是與人之間的黏著劑,無誠信之人,黏著劑則不牢靠,無法讓人相信,而願意依附於你。無信之人,職場勢必孤單: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說,說了就努力做到。
2、虛的口號或標語不要常掛嘴上。
3、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4、耍弄小聰明,要不得!

擔當是指自己得肩負一切成功與失敗的後果。一個有擔當的領導人,不要諉過爭功,才有機會走得長遠而有人追隨。因此擔當者,是一個內觀型的人,觀己之過而非論人之非。
1、檢討任何過失的時候,先從自身或自己人開始反省。
2、事情結束後,先審查過錯,再列述功勞。
3、一個計畫,要統籌全局,規劃未來。
4、勇於承擔責任所造成的損失。
這七件事40點,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有所長短。你最弱的是那一件事呢?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練就沉穩、細心、膽識,讓自己成大器

領導與管理這條路,是辛苦的。因為沒有人會教你全部。翻遍書店,也沒有一本書可以告訴你如何做好領導與管理的工作。

所以當我有機會看見這些經典語錄的時候,就把他蒐集典藏,作為字我的惕厲。

這七點包括沉穩、細心、膽識、大度、內涵、誠信、擔當。從自身的修煉到同事相處,從品格修養到待人處事,面面俱到,發人深省。

沉穩讓自己冷靜處事,藉由徵詢溝通,找尋最佳做事的方法,並取得追隨者的信任。沉穩的七點包括:
1、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3、在徵詢別人的意見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講。
4、不要一有機會就嘮叨你的不滿。
5、重要的決定儘量有別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發佈。
6、講話不要有任何的慌張,走路也是。
7、自信是好,但是別忽略任何人的想法。
8、人無高低,不要一副拽拽的樣子,對人對事,別忘了禮貌。你沒有比任何人優秀。

細心的觀察身邊發生的事物,察覺可以努力的蛛絲馬跡,這六點確實是細心工作的經典之言,從細心觀察、根本癥結、因果關係、前後次序、改進與優化、補位作為,讓事務因細心而完美執行:
1、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常思考它們的因果關係。
2、對做不到位的問題,要發掘它們的根本癥結。
3、對習以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進或優化的建議。
4、做什麼事情都要養成有條不紊和井然有序的習慣。
5、經常去找幾個別人看不出來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隨時隨地對有所不足的地方補位。

膽識,讓自己勇往向前的同時,也具有智謀。膽識是從智慧中產生;膽識是從歷練中具備,正向的思考與謹慎的言行,讓自己展現領導人的魅力。
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詞句。
2、不要常常反悔,輕易推翻已經決定的事。
3、在眾人爭執不休時,不要沒有主見。
4、整體氛圍低落時,你要樂觀、陽光。
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為有人在看著你。
6、事情不順的時候,歇口氣,重新尋找突破口,就結束也要乾淨利落。
這三件事20點,你做到幾點呢?一起努力學習。
接下來的四件事20點,我將用另外一個篇幅闡述。

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學什麼與怎麼學,哪一個重要?

我在這篇【「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學到甚多。(原文我附錄在文末)

過去的學徒制,可以解說這一個概念。
要去當學徒,得先決定選擇哪一個行業,成為接下來三年半所要學習的範疇,例如決定修理汽車業(大方向),那麼接下來思考決定學什麼的細節例如,板金修理、引擎修理、輪胎修理等不同領域(精準的大方向)。

『學什麼』是方向上的決定,『怎麼學』是技巧上的功夫。

當自己決定了學什麼之後,接下來就得思考『怎麼學』這個領域的功夫,思考如何在功夫或是技巧上努力,以使自己所站的位置,有獨門功夫,或是傲視群雄的絕技。

因此,當自己在學什麼的方向上有了定論之後,那麼怎麼學
就是『出師』的關鍵了。當出師自立門戶之後,就得靠獨門絕學征戰市場,取得客戶的關愛,有生意上的交易往來,讓自己的門庭若市而不會門可羅雀。

怎麼學的成效受到『師父領進門後如何教導,以及自己如何琢磨所學的功夫』這兩件事左右。當師父領你進門卻不思教育後進,那就是自己進錯門。若領進門而教,自己也得學而時習之,溫故就能知新。此新即為心得,甚至是創新。

怎麼學,可以縮短學習時程,或是增進學習效益。不可不慎!
*****
網路文章:「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2014/06/27

「台灣大學電機系讀了也未必有用!」這話,是 在三十年前,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系的高材生李家同,一再告誡我們的道理。

三十年前剛考進新竹清大時,當時的工學院 院長李家同就是學長傳頌的一個傳奇人物,台灣大學電機系、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據說還是李鴻章家族的後代,家世顯赫,學長們 更傳說他在美國時因為研究成果太傑出,前蘇聯的格別烏(KGB)還會偷他的講義,拿到蘇聯當成蘇聯大學生的教科書

那一天,李家同談起他自己的學習歷 程,李家同說他在讀台大電機時,學的是「真空管」,他卯足勁學習,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天,雄心壯志以為可以大展所長。

沒想到在美國讀碩士,「真空管」早就 是歷史名詞,於是李家同又卯足勁研究當時最新的「IC」,拿到了博士學位才又 發現「IC」也過時了……

李家同問我們:「科技一日千里,學校 學的都是已經成熟的學問,都是『過去式』,社會要的是前瞻的發展,要的是『未來式』,光在學校學的東西,你們以為真的會有用嗎?」

真的沒用耶,該怎麼辦呢?

看著我們狐疑不解,李家同才告訴我們說:「其實,真正要 學的不是那些內容,而是對知識的好奇、理解問題的能力、蒐尋資料的方法與思考邏輯的訓練。這四項越紮實,一輩子都有能力立刻學習,就 不必怕學到的內容已經沒有用了。」

對知識的好奇、理解問題的能力、蒐尋資料的方 法與思考邏輯的訓練。「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而要知道「怎麼學」?首先就先要知道學習靠自己,套句這 幾個月青年流行的語法:「自己的知識自己求」!也就是要有「不恃過去人物,不用已成勢力!」的氣魄。

這些年,年近中年,我的案頭又重新貼 上少年十五、二十時最愛的一幅已經泛黃的對聯,提醒我別忘了少年時的壯志。這對聯是大學時代,自己寫來貼在我的案頭。

「不恃過去人物,不用已成勢力!」這 段話,是王光祈寫的,他是「五四運動」時代,當時最重要的學生領袖,王光祈是「少年中國學社」早期的負責人。

少年中國學會是「五四」時期主張社會 改造的青年組成。昔日馬志尼在西方創造「少年意大利」的歷史令他們嚮往,他們也要全心全意立志在東方創造一個「少年中國」。

一九一八年六月三十日發起籌備,翌年 七月一日正式成立。發起人是王光祈、周太玄、李大釗、陳愚生、曾琦、雷寶菁、張夢九。王光祈是學會初期的主要負責人。這個學會存在達 六年之久,先後入學會的有一百二十人多人。

學會中的左翼,有李大釗、高君宇、黃 日葵、惲代英、毛澤東、張聞天、趙世炎、沈澤民等,他們都主張共產主義;中間派的代表人物是當時傾向無政府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王光祈; 右翼則是後來國家主義派的骨幹曾琦、李璜、左舜生、陳啟天、余家菊等。盡是百年來中國史上的一代菁英。

後來王光祈出國深造,一九三六年客死 在德國。他的「去國詞」充滿了少年的的多情與無懼。

「山之崖、海之湄,與我少年中國短別離,短別離,長相 憶,不恃過去人物,不用已成勢力,唯我少年,乃能自立!」

不恃過去人物,不用已成勢力,唯我少年,乃能自立!

學習,不是靠身上制服是什麼名校,更不是靠自 己是享盡最好公共資源所打造的光芒。

名校就等於菁英嗎?最近為了「十二年 國教」,為了擠進建中、北一女等等所謂名校,「十二年國教」搞得真是滿「城」風雨,為了這幾千個「都會名校」的名額,入學方式光怪陸 離,還搞到幾十萬個偏鄉學子同受其擾。

問題是:就算建中與北一女曾經培育了 許多菁英,但是,現在擠進窄門去就讀的學子們,又能如何證明自己是菁英?

別忘了,學長姐是好漢並不代表現在學 子也是英雄!

更何況,看看馬英九、江宜樺、吳敦 義、蔡英文、陳水扁、蘇貞昌、謝長廷‧‧‧這些人都也是「名校」出身,請問學弟、學妹們,有多少人覺得這些學長姐能讓後輩真正有光 采?

只有「名校」才能「學」?如此之「恃 過去人物,用已成勢力」,這般少年如何自立?

不 諱言,我雖然家世貧困,但父母努力,加上過去的教育體制反而相對正義平等,讓我也能是讀所謂的「名校」出身,初中是桃園頂尖私校之一 的復旦,高中是當時唯 一的「國立高中」師大附中,學士學位是清華,碩士學位是台大,捫心自問,我都不敢自居是菁英,因為我深知,這是所得到的教育資源不 公,占了便宜而已!

台灣之名校之所以為名校,是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所謂名 校享用了絕大多數的教育資源,納稅人血汗錢的全力供養,導致了名師集中,造成了學子一進入「名校」就可以得天獨厚,不但教育資源壟斷 享受,還包含「人脈」。

歐美的「名校」大多是「私立」,那是靠這些學校自己的本 領!

台灣的「名校」卻特別詭異,竟以「公立」為主體,靠的是 納稅人血汗錢來奉養,恃過去人物,用已成勢力,如此之「名校」,真能自立嗎?

正義,應該是把更多資源投注給最弱勢者;公共 資源與公共財所打造的「公立學校」,更應該讓更多弱勢孩子可以藉教育而翻身!

過去,台灣的窮孩子是靠努力,國家制 度鼓勵他們去讀「公立」學校而翻身,如今,台灣的「公共教育財」在國家制度亂整下,變成「贏者圈」世襲的掠奪!

但是,那些弱勢的孩子仍不愧於「不恃 過去人物,不用已成勢力!」的氣魄。

六月二十三日天光乍現、山風徐吹,我 正在偏遠深山準備載偏鄉被政府一貫放棄的孩子們去考上的高工、高職去報到。

二十二日下午到達偏鄉時,我的淚水就 奪框而出。

我看到二十來個來自偏鄉的十五歲少 男、少女,擰著小布包,已經搭了近一小時的山路顛簸公車,他們還要再等一天沒幾班的小火車或簡陋公車,到台中轉車,奔赴苗栗、雲林、 嘉義•••也都是偏鄉的學校報到。

路途太遠了,所以他們連夜出發!

父母外公外婆忙於農作,所以這些孩子 自己一個人遠行。

而在二十三日我要幫忙載去的孩子,他 要報到的地方,我開車直奔要兩小時的山路,如果換車再換車,加上等車的時間,四個半小時,早就過了規定的報到時間。

弱勢孩子他們的會考成績單上,沒有「A」,多數是「C」,但他們總 算知道要「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是被國家所拋棄的孩子,因此在志願序填寫時很務實,有學校就趕快填,賭「志願序」積分,多數都還因此 讀到「前三志願」。

這些「前三志願」當然不是那些都市菁英中的志願,但「感 謝」那些搞不清楚自己位置,所謂「填錯志願」的菁英,這些偏鄉孩子分發的學校,竟都比他們淒慘成績好一點。

他們,要靠自己的力量,在被掠奪已所剩無幾的「公共教育 財」中,自己的知識自己學!

「不恃過去人物,不用已成勢力!」、「怎麼學」比「學什麼」 更重要!獻給剛經過「十二年國教」磨練的偏鄉弱勢少年朋友們。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當我遇到困境時,我需要的是陽光不是黑暗!

因為工作的轉型,讓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及工作的態度。

當自己不願意轉型的時候,腦海中浮現許多的理由拒絕一切。當自己願意轉型,歡喜接受新的挑戰的時候,再多的困難,也都會排除,以展現自己願意承擔的態度。人就是這麼具有無限的潛能。

因此,事情成不成,只是看自己願不願意。只要有意願,就有機會做到!

所以當我獲得以下這樣的一句話,我明瞭了一切:
改變自己的態度,改變自己看事情的方法,接受不合理事物的存在,然後再找到對應的方法,與之共存!
不合理的對象是人就找到溝通的方法!
不合理的對象是事就調整出適應的方法。
不合理的對象是制度,我們要找到在制度下的生存方式!
 一切只是自己的態度出問題。當態度改變,自己的能力就獲得釋放,開始充能。當態度改變,就會停止抱怨一切的不合理。不再會怨懟周遭的人,抱怨事情與制度的不合理,反而找到自己面對這些人、事、制度的角度,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開始新的工作生活。

我感謝這一句話,讓我面對眼前的挑戰,因為我知道不合理是存在我那不成熟的內心,而不是外在的事物。當我知道面對問題的時候,原有的不合理就從我眼前消失,留下來的是我的微笑(緊握拳頭),面對我未來的挑戰!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別把經過當成經歷,讓自己破綻百出

在面試時,有些人會把曾經參與過的事情當成他的經歷或資歷。對於這樣的觀點,我並不認同。

參與不一定是擔任團隊內的核心工作,所以對於一個專案瞭解程度不高,但面試者在回答的過程中,卻把這一個資歷當成他的主要貢獻之一,自信滿滿的回答,我認為這樣的態度,對他的面試成績並沒有幫助。

自信與自滿最大的差別在於態度。有自信的人,多了一份謙虛,這一份謙虛讓他對已知部份的展現把握,對於未知的部份,保留他的虛心,以求教於專家。相對的自滿者,對於未知或參與不深的部份,表現出他沒有問題,可以面對一切,如此高估自己的能力者,其實在態度上已經破綻百出。

近來我在商業週刊上閱讀了這樣一段文字:

訓練三種思維改變自負,多方蒐證,思考讓錯誤減到最少!
ㄧ,敞開心胸接受種種雜亂的數據。減少自負的氣燄。
二,認真思考其他可能把我們的結論導向錯誤方向的做法!
三,尋求多樣性。多元的觀點讓我們採取不同角度檢視同一道問題,才有機會辨識錯誤。
改變自負的心態,才能夠學習更多。因為謙虛,才能夠看清楚複雜的資訊,辨清問題所在。因為這樣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夠認真思考自己在策略性思考上的不足,因為不足,才使得自己願意接受更多元的觀點,反覆求真,避免自己踩錯步伐,絆倒自己。

改變過份自大的心態才能改變自己虛滿的狀態,承認自己的不足(虛滿),才能改變面對新居面的態度!唯有思考為何要這樣做,整理自己過往的經驗,才能面對明天的挑戰!

別把經過當經歷,仔細的面對以往做事的角色與成就,才能夠找到新的自己!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我在twitter上的時光

Twitter(推特)的144字短文,讓我從簡思考我的工作。我只要花5分鐘,就可以紀錄我的想法。

推特是一個設計極簡的交際工具,有別於Facebook(臉書)的內容不設限,推特的精、簡,相對出色。特色如下:

  1. 照片:最多四張照片。
  2. 影片:最多30秒。
  3. 文字:最多144字。
  4. 連結:網址列而已。
  5. 回覆:也是144字。
  6. 標注:標注收藏。
  7. 標籤:加上#,可以註記標籤。
  8. 流量:限量的文字、照片、影片,流量少。
我在推特上的運用包括:
  1. 生活心得。
  2. 工作觀察。
  3. 讀書心得。
  4. 內觀自省。
  5. 社區工作。
在這裡就像私人筆記,逐一紀錄,公開分享。
心得因分享而有價值。

我的推特在這裡:https://twitter.com/i_smartchar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