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運用績效考核,當一個教練型主管!

近開始執行每一季的績效考核,我發現許多主考者所下的考核評語並未一針見血,直指核心的點出受評者的績效癥結,僅在評語上列出無關痛癢,不傷和氣的評語,這種你好我也好的心態,無法為組織帶來正面的績效。


認為一位主管要善於運用績效考核的時機,替同仁提昇技能。但考核者礙於雙方的關係維持,多不願擔任指正者的角色,因為他知道,誰都不喜歡聽到主管說自己的表現是有待改善的。但如此一來,受評者改進的機會也從身邊溜過,無從改起。

位主管的在組織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為組織的營運績效負責!營運績效必須依賴員工的技能達成,當員工的技能低於組織要求的最低水準時,無法完成組織任務,組織的整體績效必然不好,此時主管必然有責任『扛起』組織所交付任務,想盡辦法達到績效目標。我認為一位主管為績效不彰,而『扛起』一個組織的績效目標時,必然苦不堪言,有苦說不出,真的愛在心裡口難開啊!

然如此,為何在績效考核時,不指出所屬員工所該努力及改善的作業能力呢?當然是雙方之間礙於情面,不好意思講員工的缺點,所以我認為主管的第二角色,就是教育員工,改善員工的工作技能。當一位主管無法達成組織交付目標,又無法教育員工,以謀求未來完成任務的能力時,這一位主管已經完全處於『失能』的狀態。

竟考核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則,以提昇考核者的績效呢?我認為:

  1. 考核就是要員工面對自己,檢視自己是否具備達成績效所需要有的技能。因此主管的第一個考核原則就是當員工不具備技能時,主管千萬不要以不痛不癢的字眼安慰他,甚至欺騙他,讓員工對技能『失溫』。
  2. 考核的第二個原則,就是引導員工察覺問題的嚴重性。考核必須要針對員工目前最重要技能缺口,指出員工作為表現不好的原因與該項技能的關連性。
  3. 當員工察覺到自己的能力問題時,主管接下來第三個原則,就是讓員工瞭解亟需要努力的項目及目標,甚至有必要指導他訓練自我的方法,讓他在三個月內可以努力。
  4. 最後一個原則,那就是主管在三個月內要做『近身觀察』。從旁給予必要的建議與鼓勵,讓員工在三個月內,持續為自己的技能『加溫』。

把考核這件事做好不難,難在主管不願意面對自己的情感,無法逃脫世俗的約束。這一個約束,卻把組織和主管及員工三者綁住套牢,無法脫身,一同陣亡!主管在面對績效考核時,不可不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