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上,我在運用5大行動綱領的過程中,通常可以看見計畫的綜效,至少包括以下10點:
- 看得見計畫目的努力的結果。
- 合作夥伴的健康作為清晰可見。
- 專業單位的合作,具有加乘的效應。
- 硬體環境可以被社區居民利用。
- 軟體工具能夠在社區中傳播。
- 社區居民參與健康促進,具有自我管理健康的知能。
- 媒體參與其間,協助宣傳。
- 對健康的弱勢者有特殊的保護或促進計畫作為。
- 對偏遠的社區居民有便利或參與的機會。
- 整個的成果,具有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不會到會、由淺到深、由集中到普遍、有教育、性別、生理與年齡友善的作為現象。
或許運作得不錯的社區,其成效不只這10個,會有更多。但我想還是不脫出機構、社區、社團、個人、整體社會的面向,均獲雨霑。
在努力的過程,其實『人』是獲益最大的。無論你是計畫主辦者,或是被動的機構回應者,你都會看見這一個推展策略,即5大行動綱領的威力,讓計畫得以全面性的施展。而參與者-『人』,也因為從政策、環境、群體行動、個人、流程改造等全面性實施,所以參與者也得到一個保證,保證這一個活動,將會持續的推展,不是一頭熱而已。
近年來,國內實施健康促進醫院計畫、健康城市計畫、高齡友善城市計畫、無菸醫院(社區)計畫、健康社區計畫、安全社區計畫、癌症防治計畫.....等,不都是從建立一個健康的公共政策開始嗎?然後要求各個機構調整健康服務作為來響應嗎?當然,這些響應,都具體的展現在硬體設施、設備、環境,軟體的文件與服務上;在社會中,不斷地透過各種行銷管道,鼓勵與鼓吹社區重視、在乎,以回應政府的健康公共政策,如果任何一個居民對於計畫內容有所不懂,也都可以參加許多宣導的活動,或是使用一些體驗的產品與活動,瞭解這一項的服務,所帶來的轉變。
一個計畫要成功,不容易。一個計畫要成功,得有方法,這5大行動綱領,給我很棒的提點,再次分享給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