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動綱領,是健康促進工作的指導綱領。透過這5個面向的思考,讓健康促進計畫得以成功推動,獲得正向結果的機率增加。
有人說,健康是1,有了健康,才會有財富、家庭、事業、休閒等。因此凡事得都建立在健康這一個基礎之上,有了1,就有10,就有100,才有1000,甚至有更多更多的1000。
這5大行動綱領中後三個行動綱領分別談到社區、個人、機構的作為,藉由社區、機構、個人的努力,讓健康促進全員動起來,一起關注健康,共同為健康努力。
強化社區行動力,就是讓社區一起來響應。透過鼓勵、獎勵、引導等多元方式,讓社區、機構、個人共同『參與』健康的公共政策,讓社區、機構、個人共同『實踐』健康的公共政策、讓社區、機構、個人共同『建設』支持性的環境,共同管理健康的環境。
強化社區行動力可以是公部門或私部門帶動社區中的社團、群體、社群,可以是彼此認識的一群人、不認識的一群人,但在相同的目的下如促進健康、維護健康環境、減少健康危害,這樣的號召下,共同出席現場,或是在不同的地區響應一個運動或活動。例如,為了減碳,全球共同響應關燈一小時。這就是強化地球村的共同行動。
培育個人技巧則是訓練個人響應健康的公共政策所需要的知識與行動的技能。讓一個人對於健康事務具有正確的判斷力與行動力。個人技巧非常的重要,要讓一個人改變,得先讓他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好的,哪些事情是對自己或群體有害的。當大家都能夠獲得正確的資訊時,那麼如何決定就取決於個人的價值判斷,因此,培育個人技巧,也同時在塑造群體的主流價值觀。
最後一個是調整機構的健康服務作為,這一個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持續推動健康的公共政策,讓社區內的公部門、企業、社團、社區的各項作為,都能夠在既有的流程中,提供健康服務,或是在現有的服務內容中,置入健康服務或健康概念。例如,餐廳為了響應節能減碳的公共政策,願意使用在地食材,或是社團響應蔬食日,會議餐點使用蔬食餐,這都是調整社團、企業、機構的健康的服務作為,當然是落實健康的公共政策的最佳體現。
從以上的說明,可以瞭解五大行動綱領看起來是彼此獨立的作為,其實是一連串的關聯作為,必須要串連運用,才能夠讓一個健康促進的觀念獲得落實的機會。如果缺了任何一個,都難以長久、持續的推動。
我個人認為,五大行動綱領並不是限制在健康促進領域才適用,對其他議題如環保、節能減碳等社區營造也都適用。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而善加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