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你的心態與方法『升級』了嗎?

區健康促進工作是我在工作生活上的另外一個重心。我在這一個領域投入超過十年的時間,這十多年來除了實務工作外,我不斷的在思考,一個社區工作計畫單位的角色究竟是啟發呢?監督?還是執行?或者兼具這些個角色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功能呢?

嘗試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渥太華五大行動綱領來解釋這一個思考的觀點。五大行動綱領是社區健康促進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原則,透過這五個面向包括:健康的公共政策、建立支持性環境、發展個人技巧、強化社區行動力及調整健康服務作為的分進合擊,架構一個健康化的生活環境。

區工作計畫單位在社區中,扮演著一個尋找健康問題的角色。社區在城鄉發展的過程中,因為進步或改變,導致許多不利於健康的因素,可能以迅速不及掩耳的速度或悄然到不自覺的方式,危害或衝擊生活在這個的社區居民。社區工作計畫單位也就必須關注居民的健康或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必須負起監督與喚醒關注的角色。


策可以引導或改變健康的方向。公共政策的健康程度會直接衝擊生活在此一社區的居民,因此,一個政策的健康化,就足以對居民產生正面的影響。早期,菸品上的標示,僅止於文字的標示,但在近十年,明確透過各種宣傳管道,將吸菸列為導致肺癌的重要原因、限定購買的年齡層、提高菸品售價以減低購買意願、指出高危險群,透過社區參與的力量,給予社區改變的機會及對危險群指導的機會,這都是一個關於健康的政策,在健康化的作為。

政策的健康化程度不足,社區計畫主持單位就必須喚醒政府及居民,正視政策的不健康問題討論及解決。當一個政策忽略了政策執行後,對居民產生的衝擊時,居民的健康將會受到影響,但也有明知公共政策的執行後果,而採取補救措施,以降低對健康的衝擊。我認為這一個『監督』與『喚醒』的作為,是社區工作計畫單位存在的最重要角色,而非執行改善的作為。

了讓政府的公共政策健康化,在喚醒居民的健康意識,得以讓在這一個社區中的政府公共部門、企業部門、社區非營利部門及民間團體,均能以民為主,建立一個健康社區之後,這時的社區工作計畫單位,就必須匯聚社區能量,建立支持性的環境,讓這一個健康的公共政策得以在社區中落實,讓民眾的健康可以被照護,因此『執行的角色』才隨之而起。

『知道做什麼事』及『如何完成任務』這兩件事,確實很重要,但這只是一個執行技術的問題。『知道為何而做』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管理面』問題。知道為何而做,可以讓社區工作計畫的主持單位,自我監督是否在計畫的經費及資源投入執行後,社區健康問題是否已經獲得改善,這樣的社區工作心態,會讓身為計畫主持或執行的你,用不一樣的方法,去關注與面對握在手中的計畫,調整你的視角,提出你的觀點與預期的計畫成果。當你自我調整時,你及計畫主持單位,已經自我提昇工作技巧及調整健康的服務作為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