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對付爛主管

在職場上,有些主管真的很爛。

這些爛主管,過去也是一名好的員工,因為好,所以有機會被拔擢為主管。當他成為主管之後,會爛,是因為沒有按照當一名主管該有的本分處理人事物所導致。

有一回一名員工來跟我說他的主管將發生的過錯責任推給他,說他是自作主張,沒有按照工作規則做事。他認為他的做事的方法,是依照單位制定的作業程序處理,並非特異獨行。我聽了他的敘述之後,我又問他:『你的同仁也這麼認為這個錯誤是你自作主張嗎?』不待他回答,我緊接著問:『做這事的原則,並不是我們而已,業界是怎麼做的?』我連問了兩個問題之後,他彷彿若有所思的回答我:『我知道了』

身為主管,就是要為部屬教育及解惑。當部屬犯錯時,你必須要告訴他錯在哪裡,一起面對錯誤,尤其是錯誤發生在流程明確的作業項目上,仔細檢視出錯的原因歸之於人員,還是作業流程。不可以在未分明前,將錯誤推向作業的員工。

對於這樣的主管,你不可以明爭,但你要學習暗鬥。我所謂的暗鬥,就是你自己要搞清楚,
  1. 你有一名爛主管。他不會護你,卻會踢你下水。
  2. 是你自己沒有按照作業流程,簡化流程所導致的錯誤?(個人人為錯誤)
  3. 還是,流程上的錯誤,來自於作業規範(作業流程錯誤)。
  4. 甚至是,前輩們都是錯誤的作業方式,只是自己倒楣,被抓包而已。(成員人為錯誤)
暗鬥,讓你自己知道如何面對爛主管。跳脫出委屈的心態,扎實的將錯誤的經驗轉換為自己的能力。有了暗鬥的能力,你要明爭就不成問題了,因為你已經能夠跳脫出以『你/事件』為中心的討論格局,轉變為討論『系統錯誤』或『品質管理』的焦點了。這樣處理,有機會讓主管看見你自己冷靜處理事件的能力。此時,你的失分已經減少,加分是有機會的。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正向思考的力量

正向思考,讓自己直接面對問題、面對現實。

正向思考是一種勇氣,面對困境不退縮、面對問題不閃躲。

正向思考讓自己不怕一時的苦,因為正向思考讓他知道一時的苦,不會苦一輩子。

有些人喜歡躲在自己的舒適圈內生活,因為他不習慣面對陌生的環境。當他在面對陌生的工作、陌生的人或是新的挑戰時,他選擇逃避,耍賴,或是拖著別人一起下水。這樣的工作思維,會讓同儕離他遠遠地,深怕被他攀住而慘遭池魚之殃。

讓自己能夠有新的發現,看見正向思考的好處,是鼓勵自己改變思考的出發點。就如同旅遊或登山,去一個你不曾去過地方,或是登一座你不曾攀登過高山,都是新的挑戰,這樣的挑戰絕對是挑戰你的耐力與毅力,面對全新的局面。在登頂前,就是突破你過去的經驗,去一個不曾去過的地方,遇到不曾遭遇過的問題,都是挑戰你的決心。

離開舒適圈,必須由自己下定決心。當別人逼你離開舒適圈,為你設定做事情的標準,你的感受絕對是痛苦不堪。正向思考的你,會認知由自己設定標準,下定決心離開舒適圈,你的內心才是安適而不覺得痛苦。

花點時間,讓自己依循著明確的目的的努力,有方法的前進,那麼最終的成功才有機會實現。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分析的架構,是黑夜中打燈找路

最近組成讀書會,和同仁一起閱讀。閱讀是改變知識與行動最快的方法之一。

多數的工作者,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除了靠過去的經驗之外,多半來自於上級指示交辦。而上級把執行方法告訴我們,主要是為了確保執行成效,這樣的工作模式中,也是一種職場教育。

有一回,我把一個任務交給同仁,同仁聆聽之後,等著我接下來說明交辦如何執行的步驟。同仁沒有這些說明,他們認為不妥,而我的經驗是這樣的交辦,在成效的確保之外,將會阻礙了同仁的學習與思考。所以我請他們先想,以另日討論取代說明。

我希望同仁改變作法,因此,我嘗試用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因為我認為看清問題,就看見答案。練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分析問題的架構,讓他們將來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建立自己的問題分析架構。

分析架構中,嘗試將問題解決方法分類為二:

  1. 問題解決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問題?』針對問題的形成原因一一的解決
  2. 目標達成法:『針對原有設定的目標,形成新的解決策略!』針對問題提出新的解決策略與執行方法。
執行問題解決法,通常假設原有方法就能夠達成目標,因此以這一個解決法,首先就是逐一檢視原來的方法執行步驟與效益,給予修正之後,就能夠解決問題。

有些問題是即使找出所有原因及建立解決方法,並不能夠改善原有的問題。如此一來,面對這一類的問題,以找原因修訂策略的方式,即使全面改善原有問題,也未必達成目標,讓主管滿意。那麼就需要以第二種的目標達成法突破困局。

第二種目標達成法,直接思考目標是什麼,訂出新的策略方法。訂定新方法之前,除了檢視現有的方法為何不能夠達成目標之外,以找出能夠達成目標的策略,提出執行方法,最為重要。這一個目標達成法,通常捨棄原有的執行法,或大幅修改原有的執行法。


做事情如果欠缺分析的架構,無疑地是摸黑前進,總會遇到鬼。建立自己分析問題的架構,自己在黑夜中打燈找路,走起路來順些,即使跌倒也知道原因吧!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光想問題,是無法達成目標的!

我們的工作,經常會遇到問題,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常因為解方的不可得,困於泥淖之中而苦惱不已。

事實上,苦惱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我們埋首於桌上,為了求得解決方法,忘了抬頭思考我們為何出現困局,及遭困的位置。也就是說,眼前的問題,常常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可能是你必須釐清目標,以及是什麼導致眼前的問題,讓你清楚你目前所在位置與目標之間的關係或相對位置。

進一步思考這一個現象,也就是不要將你的眼光放在問題上,而是放在目標上,將你現在的困局與目標之間,策定一個脫困的策略,才是你真正該使力的地方。

換言之,光想眼前問題,可能無法達成目標。你必須針對目標,重新瞄準,提出問題,才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也就是眼前問題並不等於你真正該解決的問題!

為了讓脫困的解決方法或策略具體化,可以將目標與解方策略之間,藉由數據展現,而容易理解。例如業績低迷,盈餘落後目標15%,因此我們需要制定一個提昇績效的策略,這一個策略要包括這三個向度:
  1. 具體方向:例如增加熱食的銷售業績。
  2. 可測量目標:例如比過去增加60%的銷售額。
  3. 有判斷基準:例如增加早午餐的販售商品及宵夜的搭配菜單。
你必須針對目標,提出目前要改善的問題。藉由明確的目標,加上這三個向度描述,讓自己的問題有了改善的方向。因為方向清楚,才能讓自己的努力有了著力點,讓團隊的分工與合作產生關聯。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頂尖思維(四)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
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
頂級思維談論了這16個主題,歡迎大家學習。這是第四篇。


第一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1.html
第二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7.html
第三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目標、計畫、參謀、決策。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13、目標
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資的地方去投資,你是不會發財的。
提出者:美國股神巴菲特。
點評:1、善於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別人沒走過的路。2、特色不特,優勢無優。

古特雷定理:每一處出口都是另一處的入口。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w.古特雷。
點評:
上一個目標是下一個目標的基礎,下一個目標是上一個目標的延續。

14、計畫
列文定理:那些猶豫著遲遲不能作出計畫的人,通常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把握。
提出者:法國管理學家p.列文。
點評:如果沒有能力去籌畫,就只有時間去後悔了。

弗洛斯特法則:在築牆之前應該知道把什麼圈出去,把什麼圈進來。
提出者:美國思想家w.p.弗洛斯特.
點評:開始就明確了界限,最終就不會作出超越界限的事來。

15、參謀
波克定理:只有在爭辯中,才可能誕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決定。
提出者:美國莊臣公司總經理詹姆士·波克。
點評:無磨擦便無磨合,有爭論才有高論。

韋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見,但如果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遙
提出者: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
點評:1、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後不可無主見。2、不怕開始眾說紛紜,只怕最後莫衷一是。

16、決策
福克蘭定律:沒有必要作出決定時,就有必要不作決定。
提出者:法國管理學家d.l.福克蘭。
點評:
當不知如何行動時,最好的行動就是不採取任何行動。

王安論斷:猶豫不決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遇。
提出者:美籍華裔企業家王安博士。
點評:寡斷能使好事由好變壞,果斷可將危機轉危為安。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遇到困難就去找一本書

遇到困難就去找一本書。十多年來,我一直維持著這樣的習慣,從書中找到我認為可以突破困境的解方。

或許,你會認為這樣急救章式的閱讀是否有效?來得及嗎?確實,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方,但是卻協助我增廣解方策略的多元性。其中最大的好處是因為思考問題而在心中反覆咀嚼解方的合理性,所帶來的行動知識。


困難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自己的相關知識不足,導致無法提出有效的方法。這些困難並不能夠靠別人幾句話就可以提供解決方法,也就是問題與答案之間,往往不是這樣的簡單直線關係。問題的解決策略應該是多元的,思考多元的解決方法必須依靠閱讀累積,才能夠從問題不斷地叢林中,闢出一條蹊徑而脫困。

長期下來,只要遇到困難就去找一本書,養成買書閱讀的習慣。我每月買書數本,一年下來累積數十本的閱讀量,長年下來,竟然書櫃溢滿。如此的藏書量,竟成為自己最大的資產。

離開學校之後,以『職場困境-書中解方』的模式,維持閱讀的習慣而不改。因為逛書店,所以就在尋找解方書籍的過程中,順道瀏覽了不在預期內的書,這樣的逛書店,常常有意外的不期之遇,找到一些書。

非預期而買回來的書,常常令我驚喜。雖然逛書店的目的是為了尋找解決困難的書,但是因為意外而撞見的好書,可以解決我內心中,隱性卻存在的問題或困擾。這些意外之書,也是提昇我正面思考的最佳好友。這也是我喜歡逛書店的重要原因。

104年4月10日發刊的商業周刊何飛鵬發行人談了這樣的一個觀念,我是如此觀念的力行者。遇到困難,自力救濟的聰明方法,就是找一本書閱讀,可以閱讀曾經買過的書,或是出門去尋找一本書,都能夠讓你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
僅以此文,懷念並感謝4/9閉店的誠品書局豐原店,這是誠品書局於舊台中縣時代唯一的店面,位於太平洋百貨公司豐原店,是我每一次到豐原必逛之處,書內燈光與氛圍截然不同於一般書店。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尋找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我曾經給我自己一個座右銘:『靜思悟醒』。自求安靜以謀思慮而有所得。這些思考也寫了以下文章分享:



日前閱讀『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有些人,有能力、能成功,但並不幸福。那麼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作者分享的答案是:『隨時保持內心平靜的能力。』
作者問:『人到底追求什麼?』追求成功,成功的目的是為了幸福。然而我見過很多人能成功,但並不幸福。

最近的貴婦團逛阿帕契直昇機,搞倒一群軍人。這群人都是有錢人,拿金包,無所欠缺,但就缺內心安定。可見,如果一個人真的能隨心所欲,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那麼他剩下的,就只有無聊了。這時他會到處找事做,尋找新的欲望。就這樣,搞倒一個601旅。

現代的人,人手一機,我也不例外,我是公認的手機一族,無時無刻都在滑。直到眼睛出了問題。反思如此作為,為何?為何自己不能夠安靜下來。

有次,我出差旅行,在車站,見一對夫妻安靜的坐在月台上,靜靜的等候列車,彷彿周遭無人打擾他們一般,偶爾互相問候,關心對方,看得出內心平靜,安靜的享受夫妻的時光。

我懂了,生活中的自己就是要能夠安排自己的內心,安頓自己的內心,如果有機會,能夠與家人同修,那將是最好的福份。

我想,我的座右銘靜思悟醒的新境界,就是安然自得。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人,要追求的能力,以安頓身心。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頂尖思維(三)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
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這是第三篇。
第一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1.html
第二篇頂級思維請連結: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任用、激勵、調研、預測。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9、任用
奧格爾維法則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雇用比我們自己都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為巨人公司。
提出者:美國奧格爾維。馬瑟公司總裁奧格爾維。
點評:
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麼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皮爾卡丹定理:用人方面一加一不等於二,搞不好等於零。
提出者:法國著名企業家皮爾·卡丹。
點評:組合失當,常失整體優勢,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10、激勵
馬蠅效應: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
點評:有正確的刺激,才會有正確的反應。
倒U形假說
當一個人處於輕度興奮時,能把工作做得最好。當一個人一點兒興奮都沒有時,也就沒有做好工作的動力了;相應地,當一個人處於極度興奮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會使他完不成本該完成的工作。
世界網壇名將貝克爾之所以被稱為常勝將軍,其秘訣之一即是在比賽中自始至終防止過度興奮,而保持半興奮狀態。所以有人也將倒u形假說稱為“貝克爾境界”。
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
點評:1、激情過熱,激情就會把理智燒光。2、熱情中的冷靜讓人清醒,冷靜中的熱情使人執著。


11、調研
特伯論斷:在數位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國經濟學家w.s.特伯。
點評:
數位是死的,情況是活的。

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個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r.摩斯科。
點評:
刨根得根,問底知底。


12、預測
羅傑斯論斷:成功的公司不會等待外界的影響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而是始終向前看。
提出者:美國IBM公司前總裁p.羅傑斯。
點評:
只想隨波逐流,難有理想彼岸。

薩蓋定律:戴一塊手錶的人知道準確的時間,戴兩塊手錶的人便不敢確定幾點了。
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p.薩蓋。
點評:
若選錯誤參照,必無正確比較。

隧道視野效應: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

點評:
不拓心路,難開視野。視野不寬,腳下的路也會愈走愈窄。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培養自我正向而積極的思考與行動

思考是一種習慣。當然,講話也是一種思考習慣的外在表現。所以要知道一個人的思考習慣,只要聽他講話就對了!

積極思考的展現,從講話的內容就可以知道。通常以『我現在做......』表示;『我會做什麼樣的努力,改善過去的缺點』。相對於積極思考,一般人通常是『我覺得這件事情,在過去有哪些缺點』的表示,但沒有提出如何改善。還有一種消極的人,則可以聽見他對一件事情的抱怨,無法聽到他的積極作為。

所謂的抱怨,是以個人的觀點出發,不是客觀陳述一件事情的現象、現狀。面對一個抱怨者,你無法聽到他的看法邏輯,多數只是聽見個人的不滿。

面對一個欠缺積極思考的人,你會聽到他講述一件事情的發生經過,但你無法聽見他解決問題的建議。對於這樣的人,只要善加引導,你可以讓他變成一個具有正向思考與行動的夥伴。換言之,你只要告訴他,『觀點+行動』就是改變。

正向思考的行動是一種論點思考,需要自我練習培養自己對事件的觀察。論點思考一書提出:

  1. 從掌握現象開始。
  2. 大膽推測建立論點。
  3. 透過訪談輸入相關情報資料,強化論點。
  4. 對照過往經驗,借鏡案例。
  5. 透過結構化,確認論點。
  6. 最後由論點導出解決方案。
看似六點相當的多,其實一個有經驗的決策者,這六點會在腦海一閃而過,逐一確認,以確保解決方案是正確的。

一個創造性論點的形成,其實可以加強自己的創造性思考的能力,藉由以下的步驟形成:
  1. 提問(這一點對照上述第三點)
  2. 分析(這一點對照上述第四點)
  3. 反思(這一點對照上述第五點)
  4. 發覺問題(我認為是第五點的延伸)
  5. 架構解決方法(與第六點同)
創造性思考,可以讓自己以新的觀點建構新的解決方案,或是解決陳年窠臼老問題。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頂級思維(二)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

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這是第二篇。
前一篇頂級思維請連結:http://i-smartcharle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1.html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指導、組織、培養、選拔。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1、指導
波特定理:
當遭受許多批評時,下級往往只記住開頭的一些,其餘就不聽了,因為他們忙於思索論據來反駁開頭的批評。
提出者:英國行為學家l.w.波特
點評:
總盯著下屬的失誤,是一個領導者的最大失誤。

藍斯登定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遠較在父親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
點評:
可敬不可親,終難敬;有權沒有威,常失權。


吉伯特法則:
工作危機最確鑿的信號,是沒有人跟你說該怎樣做。
提出者:英國人力培訓專家b.吉伯特
點評:
真正危險的事,是沒人跟你談危險。
權威暗示效應
化學家稱,他將測驗一瓶臭氣的傳播速度,他打開瓶蓋15秒後,前排學生即舉手,稱自己聞到臭氣,而後排的人則陸續舉手,紛紛稱自己也已聞到,其實瓶中什麼也沒有。
點評:
迷信則輕信,盲目必盲從。

6、組織
奧尼爾定理:
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
提出者:美國前眾議院院長奧尼爾
點評:
只有能切身體會到的,群眾才認為那是真實的。
定位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曾作過一個試驗:在召開會議時先讓人們自由選擇位子,之後到室外休息片刻再進入室內入座,如此五至六次,發現大多數人都選擇他們第一次坐過的位子。
  • 點評:
  • 凡是自己認定的,人們大都不想輕易改變它。
艾奇布恩定理:
如果你遇見員工而不認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點。
提出者:英國史蒂芬。約瑟劇院導演亞倫。
  • 艾奇布恩點評:
  • 攤子一旦鋪得過大,你就很難把它照顧周全。
7、培養
吉格勒定理:
除了生命本身,沒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後天的鍛煉。
提出者:美國培訓專家吉格·吉格勒
點評:
水無積無遼闊,人不養不成才。
犬獒效應:
當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裡讓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只犬稱為獒。據說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
點評:
困境是造就強者的學校。
8、選拔
近因效應
最近或最後的印象對人的認知有強烈的影響。
提出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
點評:
結果往往會被視為過程的總結。
酒井法則:
在招工時用盡渾身解數,使出各種方法,不如使自身成為一個好公司,這樣人才自然而然會彙集而來。
提出者:日本企業管理顧問酒井正敬。
點評:
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美即好效應:
對一個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們很容易誤認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錯。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麥克尼爾。
點評:
印象一旦以情緒為基礎,這一印象常會偏離事實。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反向思考的零分教育

這些年的工作訓練都是避錯,爭取時間,降低推動的成本,以提升計畫正確率。雖然如此,在判斷事件時,也不全然都會對,也就是正確率不是100%。

有一則故事,父親對於孩子在學科上沒有求真,以猜替代判斷。所以和孩子約定,以考零分為目標,只能夠在清楚的判斷之後,不可以用猜的,從中選擇一個錯的。孩子發現,並不是每一題都會,所以總是有幾題得猜。

反向思考的零分教育,就是要從答案中找出對的,一旦知道正確的答案,就是不可以選,避對的教育,也是一種對叛逆導正的訓練!

實務上當然不可能如此操盤,要求員工如此作為。零分的教育只是告訴你工作中,或許你可以在你自己的心中模擬一番!

我就是經常訓練自己,增加自己的選項,然後與我的主管賭上一把,看看誰贏!因為這樣子的思考,所以有機會磨練自己的思維,讓自己提升思考的敏捷度。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缺點!藏得如此完美而自不知。

多年以前,有一次簡報結束後,我的長官託我的直屬主管告訴我,簡報時,不要一隻手放在褲子的口袋,不好看!

我有這樣嗎?我想不起來!

回家,我看了當天活動照片,我真的放在口袋耶!樣子還真的不好看!

原來,我有許多習慣,我自己不知道,也不自覺,但是別人卻是非常的清楚!

從此以後,我非常的注意這樣的壞習慣
  1. 1.外在的缺點:例如手放在口袋演講。
  2. 2.內在的缺點:例如我的不自覺辯解我有嗎?
謝謝我的長官提醒,一語警醒,讓我改了內外的缺點!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頂級思維(一)

我有一個機會閱讀一篇轉寄的分享好文。從這個分享中,理解一些職場的大數法則。懂了,就有好處,而這一個好處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一個好文共計有16則,文章相當長,我分為四篇來分享。

本篇談論四個主題,分別是素養、統御、溝通、協調。每一個原則或定理,提出的論點都很簡明,卻意義深遠。而且點評(評論)都很有意思,恰恰好點中現在職場的現象。可以說是科學版的後宮甄環傳啊!

******
1、素養
藍斯登原則:
在你往上爬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潔,否則你下來時可能會滑倒。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
點評:進退有度,才不至進退維谷;寵辱皆忘,方可以寵辱不驚。
盧維斯定理:
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h.盧維斯。
點評: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將別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提出者:法國社會心理學家h.m.托利得。
點評:思可相反,得須相成。

2、統禦
刺蝟理論: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
點評:保持親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鰷魚效應: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並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將這條首領鰷魚腦後控制行為的部分割除後,此魚便失去自製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
提出者:德國動物學家霍斯特。
點評:
1、下屬的悲劇總是領導一手造成的。2、下屬覺得最沒勁的事,是他們跟著一位最差勁的領導。
雷鮑夫法則:在你著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時要牢記我們語言中:
1、最重要的八個字是:我承認我犯過錯誤。
2、最重要的七個字是:你幹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個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個字是:咱們一起幹!
5、最重要的四個字是:不妨試試!
6、最重要的三個字是:謝謝您!
7、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咱們。
8、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您。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雷鮑夫。
點評:
記住經常使用,它會讓你事半功倍。
洛伯定理:
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最要緊的不是你在場時的情況,而是你不在場時發生了什麼。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r.洛伯。
點評:
如果只想讓下屬聽你的,那麼當你不在身邊時他們就不知道應該聽誰的了。

3、溝通
斯坦納定理
在哪裡說得愈少,在那裡聽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s.t.斯坦納。
點評:
只有好好地聽取別人說的,才能更好說出自己的。
費斯諾定理
人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這意味著人應該多聽少講。
提出者:英國聯合航空公司總裁兼總經理費斯諾。
點評:
說得過多了,說的就會成為做的障礙。
牢騷效應
凡是公司中有對工作發牢騷的人,那家公司或老闆一定比沒有這種人或有這種人而把牢騷埋在肚子裡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院
點評:
1、牢騷是改變不合理現狀的催化劑。
2、牢騷雖不總是正確的,但認真對待牢騷卻總是正確的。
避雷針效應
在高大建築物頂端安裝一個金屬棒,用金屬線與埋在地下的一塊金屬板連接起來,利用金屬棒的尖端放電,使雲層所帶的電和地上的電逐漸中和,從而保護建築物等避免雷擊。
點評:
善疏則通,能導必安。

4、協調
氨基酸組合效應
組成人體蛋白的8種氨基酸,只要有一種含量不足,其他7種就無法合成蛋白質。
點評:
當缺一不可時,一就是一切。
米格-25效應
前蘇聯研製的米格-25噴氣式戰鬥機的許多零部件與美國的相比都落後,但因設計者考慮了整體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應急反應等方面成為當時世界一流。
點評:
所謂最佳整體,乃是個體的最佳組合。
磨合效應:
新組裝的機器,通過一定時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跡磨光而變得更加密合。
點評:
要想達到完整的契合,須雙方都做出必要的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