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gshu Huang: 這幾天在思考教育訓練管理,希望重整教育訓練資源及管理模式。本期EMBA雜誌談到『領導的秘訣,做就對了』。書中提及美國訓練發展ASTD國際研討會,有兩個明顯的趨勢,也呼應這個看法:一項強調學員的參與,另一項是越來越要求行動。我認為前者是指訓練的目的或課程的安排要符合學員的需求,而非主管或人事的要求,後者則是訓練的技能要增進行動能力。 書中提到,許多的企業內上的課已經很多了,但所帶來的影響卻很有限。一項研究顯示,課程內容對訓練結果的影響,只有百分之二十。課前的溝通、課後的追蹤和環境,才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我同意前述的兩項看法,許多的事情要『知道』原因,並不困難,難在有突破瓶頸的意願與行動的能力。
醒思:
不達目標,誓不甘休。教育訓練的目的在於改變現狀,如果教育或訓練方法不對,則成效將大打折扣。辦理教育訓練的主管不可不留意在訓練後目的是否已經達成。流於形式是教育訓練最大的敗筆,關鍵在於主辦者缺乏主事者的心態。******
Shingshu Huang: Leverage Consulting Inc.董事長兼執行長本田直之談到「內部要素思考」——即使景氣不好還是能找到利基市場產品與服務。內部要素思考不但可以改變對事情的看法,也能回歸自己該怎麼做,是一種勇於自我承擔的當責(accountability)態度。
醒思:
這是一種堅持戰勝的態度,從戰勝的觀點出發,以『活下來』為目標!我很欣賞這樣的『經營者觀點』!******
Shingshu Huang: 最近在讀書會上,導讀了一本書。書中提到適才適所的概念。我們每一個人在職場上,都會駐足二、三十年,從入場的不適應,到適應,到發揮所長。有些人可能沒那麼順利,會有挫折,轉換跑道。順與不順都是在尋求自己的適才適所。 我的思考點:當企業經營環境改變時,你的所長已經無法應付環境所需時,面臨著『才不適所』的問題、工作越來越辛苦、心情越來越沉悶的時候,各位看官們,你們有好的意見提供嗎?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智慧與經驗。
醒思:職場上某一部份的員工都會認為自己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職場遇到不如意十之八九,這時候需要自己想想看,是否與自己思考的方式有關,讓自己永遠處於堅持己見,不願意接受新觀念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