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是一個人的態度、技能、成效的綜合表現!主管的第一關挑戰就是如何客觀的提出受評者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緊接著就是對於評估結果,安排適當的績效改善計畫,協助受評者改善績效。最後就是追蹤與回饋受評者的改善成果。這不是單向作業,而是一個循環。
員工的績效評估是由受評者先作自我評估,再將自評表交給主管作複評的工作。員工與主管都各自先針對評估項目,給予成效評定,然後才在複評面試的過程中,提出各自所見,溝通與檢視一年來的表現。這一個時刻除了檢視缺點與改善的事項之外,更是最好表達雙方互相感謝的時候,也就是主管感謝員工在一年來的努力與付出,員工也感謝主管在一年來的領導、指導與協助。
績效評估的目的是協助受評者成長、改善績效。但在實務運作上,我卻看到受評者在自我評估的過程中,很少把握一年一度的歲修與安檢的過程中,坦白檢討。主管也只是一樣照章行事,行禮如儀般的結束評估。績效評估會造成受評者如此的作為,是因為在評估過程中,主管並不注重也不客觀面對這一份評估,以致於讓評估表失去它的意義。
績效評估結果通常都跟獎金連結,也就是運用獎金,獎優懲劣。所以績效獎金是企業或業主對員工的後謝。但我認為績效評估後的績效改善計畫更重要,那是業主回饋給績效優者的回饋,讓他知道並請他繼續保持優秀作為,帶動其他員工一起努力;另外業者要求劣者必須提出績效作為的改善計畫,確保企業正常運作。(註:前謝指的是每月的薪水)
我認為要做好一位主管,最重要有兩件事:
- 領導部屬:完成企業交付的任務,這一份任務需要與自己所領導的團隊共同努力,才能夠達成。
- 管理部屬的技能:培訓與賦能自己所領導的部屬,讓他們在團隊中,具有完成任務的技能,可以一起努力、有所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