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 i. 非思不可 ] 醒思小品

i.facebook 的靜思悟醒
Shingshu Huang: 我最近在推動工作方法的改革,看見一些同仁在心態上調整不及,出現抗拒。我知道多數的人都希望維持他目前的作法,因為現狀是最容易與舒適的。改革或改變是痛苦的,因為新工作方法或環境帶給同仁的印象是不熟悉或不利的條件,甚至他將面對一些是毫無概念的新工作內容。人必須與工作環境取得平衡,在一個講求工作報酬的世界裡,當環境條件要改變的時候,人的心態與能力也必須改變,才不會遭遇工作上的土石流淹沒你,奪去你工作上的生命!

這讓我想起一篇老故事:在兩個山頂上,各住了一個和尚。他們每天下山到溪裡挑取當天要喝的水回到山頂。多年以後,其中一個和尚不在下山挑水。於是另一個每天挑水的和尚去拜訪多日不見的和尚。此時只見該名和尚優閒的打著拳,對著佇立一旁的和尚說著:多年來,我每天利用零碎時間,挖了一口井,今此井已見泉水,我已無須下山取水。

醒思:我們若是每天只知取水,而不知挖井,宛如寅時卯糧,終有一天,年老力衰,無力回天。惟有及早預見未來世界,儲存日後糧食,才能度過未來寒冬。

******
Shingshu Huang: 工作場上常見到一些出問題的人,指責東、指責西,認為問題都出在別人的身上或是周遭的環境。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無法讓自己脫困,反而越陷越深,無法讓自己的績效翻身!我認為這個人必須要更加努力學習操練他的心智,朝向正面思考,以強化他的思考與內省的能力,切斷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這是他個人應負的責任!

醒思:當責(accountability)是一種正面態度!擁有當責的人,才能夠卓越!
******
待續......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你!不需要頂尖聰明,只要會合作就好

能力強,不合作等於沒有用!
天重新來談一個議題:合作。你從小就聽過了老師、爸媽、班長都講過,到了成年進入職場,也聽到老闆講、主管念的,沒錯,這是一個老掉牙的觀念。但是說真的,做到的人很少!因為個人主義,以自己為中心的概念強過團隊的利益,使得合作只是空口白話,發揮不了作用。
何許多人都以自己為中心,不願意合作。摩頓漢森(Morten Hansen)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是一位研究合作議題的專家,他指出:公司的文化過於強調個人表現,使得個人不願意和成員分享資源。因此,一家好的公司文化,會建立協調制度,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
作,難以達成,除了公司的文化之外,還有其他的障礙,阻絕在合作面前,因此領導者需要架起合作的平台,提供參與者適切的分享自己的資源,培養成員的意願與能力,讓成員在必要時能夠合作。
是一位領導者,透過課務會議架起一個合作平台,讓與會者拋出問題、互相溝通、分享經驗、提供資源及伸出援手。架構平台之後,以任務目標導向的方式,引導基於各單位的任務,提問及解決問題,因此,為了鼓勵合作,讓團隊達到設定的目標,於是我也拋出績效考核加分的誘因,誘使同仁合作,以提高團隊合作的績效。
作,除了領導者設定一個具體明確的目標之外,緊接著就是需要合作的成員,彼此釋放信任與善意,建立合作的氛圍。合作可以是單位內的同仁及跨單位的水平與垂直合作。彼此之間的信任感與溝通之間的善意是成功合作的關鍵,更是事半功倍的最高秘方。許多的合作,停留在表象上,就是因為參與者缺乏信任感,無法將資源釋放出來,溝通對話缺乏善意,淪為為合作而合作,這比不合作更糟糕,也就是浪費更多的時間、成本、人力等資源。
後,談到合作的績效,那就是參與者與受惠者,評價你的參與,對團隊所帶來的效益。願意合作的人,通常擁有團隊的績效優於個人的績效的價值觀,因此容易與同單位或跨單位的同仁溝通協調,也較榮意識放善意,以建立合作氛圍,這樣的優質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減少團隊合作障礙。 因此領導者在遴選人員執行專案時,需要建構個人價值觀及合作規則。
醒各位,如果你的業務不是單打獨鬥的業務員時,那麼你已經無可避免的需要與他人合作,這時,你需要的是改變你的想法,釋放善意好好的與同仁合作,拋棄個人主義,建立功績共享的貢獻觀念,為團隊的最終績效而合作。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 i.非思不可 ] 醒思小品

i.facebook 的竟私務省
Shingshu說:竟私務省是我的再創新詞。由靜思悟醒讀音延伸而來。竟私務省是指所有的事情,都是得由自己一個人徹底的想清楚。(竟:整個、私:自己、務:必須、省:反思)

******
Shingshu Huang:把一件事情在腦海中,重複想10遍,就可以成功!這10遍將會讓你自己把事情的正反面、利弊得失思考清楚,同時也了解事情的重點。最後,你將練就好的思考力!

醒思:一個成功的人,對於任何的決定都必須要仔細的思考,才能夠對自己負責,不會後悔,即使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也都無悔。

******
Shingshu Huang: 想把任務做到最優、最好的秘訣就是:重複。天下沒有一種努力是零失誤、零缺點。重複讓你可以修正過去的缺點與失誤。重複可以在腦海中假想與紙上操作!透過假想、紙上操作的修正,實際執行時,將更為成功!

醒思:熟能生巧是大家都知道的秘訣。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有一套如何從生疏到熟練的法寶。

******
Shingshu Huang: 心靈雞湯的作家Patty Hansen說:我們中間有些人,拒絕去冒險和拒絕成長,結果就被生命給吞沒而消失不見。我認為隨波逐流是最安全的方式,逆流而上終有精疲力竭,較隨波逐流更高一階的是順勢而為,是上上之策。隨波逐流是說老闆要甚麼我們就給甚麼,甚至多作一點。順勢而為則是比老闆想得更早,做的比老闆要求的更多。逆流而上的意思就清晰可見,與老闆所想的相左,與老闆的作為牴觸。

省思:120分的思考就是順勢而為,做得比100分還要多。多出的20分,將會令人出乎意料之外。
******

待續......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安全通學步道不安全

日前到受邀前往嘉義向績優導護志工講授通學安全的積極作為。我認為目前的通學步道有以下可以努力的方向:
  1. 運用社區資源,建立教職員與學童家長共同守護學童安全網絡
  2. 強化導護志工值勤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保護自身與學童的上下學安全
  3. 解決導護志工的值勤困境,強化通學步道的安全
  4. 從檢視我們的通學步道的危險點,找出導護志工的積極作為
  5. 建立學校與社區的溝通管道,看見學區通學安全
前導護學童上下學安全多數由導護志工協助學校執行,導護人員不外乎學生家長、義警、社區守望相助隊、學校警衛及教職員。但是因為學區內的學童上學藉由不同的路徑上學,學校僅能就周遭重要路口,委請導護志工進行管制,保護學童安全,離學校遠一點的騎樓、走郎舅不是學校可以著力管理的了。因此,嚴格講起來,通學步道不安全。
然社區人力資源豐富,但學校仍然需要充分開發與運用社區的人力資源,才得以協助學校執行保護學童的工作。目前看見許多學校面臨導護志工人力不足的窘境,導致許多重要的路口,缺乏安全導護的人力,致使學童無法安全走路上學,險象環生處處可見。
認為要促進導護志工協助執行需要優先強化導護志工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包括:
  1. 認識學校導護志工志願服務的理念
  2. 強化社區與學校團隊合作的精神
  3. 正確的交通安全知識,增進執勤安全
  4. 正確的交通指揮的技能,有效引導人車安全
  5. 擁有提出通學安全的問題勇氣,即時解決問題
  6. 有效的問題解決能力
  7. 良好人際關係的處理
視目前學區孩童通學走廊的問題,可謂百病叢生。許多的導護志工指出,學童上下學經常在騎樓與馬路之間交叉穿梭行走,究其原因包括:
  1. 路霸:商家做生意擺攤、機車、物品堆積。
  2. 缺乏處理路霸的權責單位,居民無所適從。
  3. 通學步道上任意停車,佔去行走的空間 
了增進通學步道的安全,學校及導護志工可以從檢視通學步道的危險點開始做起,以去除危險,回復安全,積極的作為包括:
  1. 建立安全通學步道檢核表!
  2. 繪出學區危險點,告知學童及家長!
  3. 指出學童危險行為!
  4. 學校教導學童迴避危險情境!
  5. 執行協調人計畫,管理通學步道安全
  6. 定期召開會議,建立社區安全的共識
童的交通安全導護需要學校、家長、商家、居民、在地村里長、在地政府、機關的參與
建立對話與溝通管道。當然除了參與者的熱心之外,導護志工團隊需要有方法解決學童通學問題。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 i.非思不可 ] 醒思小品


i.facebook  在想些蝦咪ㄋㄟ?
去的一個月,我開始寫些小品短文,讓我對一些事情,有了新的思考,收穫不少。
靜思悟醒是我的座右銘。
竟私務省是個人的惕勵語。
******
開朗基羅在雕塑大衛時說到:『我從石頭中看到大衛,我只是把不屬於大衛的部份拿掉。』做一件事情如同雕塑一樣,先得在心中有圖譜、圖像,然後運用你的技巧,聚焦於圖像的形成,把不屬於的部份,毫無保留的去掉!

醒思:想辦法讓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的核心,有清晰的圖像,然後把不需要的部分,從心中去除,自然能夠讓工作與生活有重心。

******
修梅(Matthew May)談到一個許多智者都講過的觀點: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做思考,提出正確的問題來反問自己,而不要去想立即的答案,就能夠得到屬於自己的解答。這一個解答來自於我們把握重新思考的機會,透過觀察,發揮自己的創新與創造力。

醒思:每天給自己一個停下來面對自己的時間,哪怕只有20分鐘,都將讓自己獲得一個全新自我的機會。

******
Shingshu的【工作加減法】:工作上要用減法的原則,刪去不必要的作為,以便騰出時間,填上新的任務,為自己的工作價值加分。隨時保持自己在任何時候,都具備有第一優先錄取的心態與實力,才能保持競爭力呦!

醒思:時間再多也不夠用!要獲得更多的時間,就從工作的減法開始,讓自己只做重要的事情,以獲得省思的時間。

待續......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是無預警?還是無意識?


看不見重要的訊息
些時日,看台鐵的洗車廠辦公室牆面上掛著一具對聯寫著:『今日不努力工作,明日努力找工作!』一語驚醒職場工作者,珍惜工作機會,好好的表現。有人說,或許覺得每天上班都要面對如此嚴肅的語句,會令人喘不過氣來,但這是一種工作態度,更是一種責任。南部一家二手回收的碳粉夾製造廠(cybertek),是一家有『家』一樣的職場,這家的員工平均都已經30歲以上,都屬於二度就業的婦女,員工珍惜工作機會,員工與老闆之間,像個家庭一樣,暢通的溝通,讓員工可以選擇那一天加班、哪一天不加班;老闆的價值觀告訴員工,家庭比工作重要,員工珍惜二度就業的機會、組長提醒員工要每天工作兩小時,記得休息10分鐘,如此的為著員工的健康著想,這樣的工作環境,讓員工下班時,都很快樂的說:明天見!
樂的工作,與主管的溝通順暢,會讓自己的頭腦時常保持清醒!在職場上,常常有機會見到許多工作者,犯著相同的錯誤。明眼人會覺得如此簡單的事務,為何會讓他重複著相同的錯誤而不自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或許可以解釋一番,但若局勢已經成為同仁者皆清楚,而當事者仍然執迷不悟,此時,應確實檢討自己的知覺了!究竟是這些訊息是無預警的發佈?還是本身職場敏感度已經對這些訊息,到了無意識的狀態了呢?
很高興看到這兩則新聞,前者,讓我們看到預警,後者讓我們看見意識。兩者之間都在於『惜福』、『惜人』、『惜才』,老闆培養人才,工作者珍惜機會,雙方都為這個工作機會做到負責!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每天花一點時間進修

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些日子閱讀一篇文章指出,美國人習慣閱讀小說,可以說是人手一書,你是不是也有養成你的閱讀習慣呢?
年來,我在工作崗位推動讀書會,希望我的同仁養成閱讀的習慣,希望同仁每天花一點時間在自己的身上進修。閱讀,會引進一些新的觀念或想法,讓自己對於許多的事情,形成屬於自己的見解,也就是閱讀會增加自己的思考的廣度及深度,讓自己在工作上能夠有些許的成就。
天花30分鐘閱讀跟自己工作有關的書籍,會讓自己的關鍵能力從邊緣逐漸的怡動到企業核心。我會這樣認為,是因為許多的同仁不習慣閱讀思考,重複的犯相同的錯,讓自己的位置逐漸的從核心地位轉移到邊緣地位。這是自己的表現結果造成的。
30分鐘真的有這種『神奇』效果嗎?當然有!一個月工作20天,每個月就有10個小時,在想著一家企業未來的發展、企業困境的突破之術,你想想,只要你每週提出一個解套的方法,老闆會不感動嗎?縱使方法未能獲得採用,也會因為你的持續性思考,讓老闆看到一個有心的人,刻正努力於企業的未來。
要提出的,你並不是沒有那個30分鐘,而是沒有好好的利用而已。試著想想,你進入辦公室後的30分鐘,你在做甚麼?打開電腦,瀏覽一些新聞或網站、與同仁聊天、吃早餐......。這些動作、景象,相信各位都很熟悉,我問的是,是否對工作生涯有幫助呢?我認為,倒杯熱茶,然後翻開書,瀏覽20分鐘,接著利用10分鐘寫下與工作有關心得或想法,每天重複,自然會有收穫。如果你說早上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你做這件事,那麼我建議你可以嘗試看看,每天提早15至20分鐘到達辦公室,然後約略進行到8點10分或15分收工,我相信,這段時間,絕對沒有人會對你有意見,即便看見你在做這些事情,如前所述,第二階段所進行的也與工作職場有關。
議你,拒絕一些無謂的茶水間誘惑,改變自己的職場習慣,每天花一點時間進修,相信會讓你有所成長的!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截然不同的努力才是貢獻

世界變了,你也該變了!
2004年我擔任台中縣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執行長三年以上,獲得台中縣衛生局表揚;2005年我主持並參與東勢鎮社區安全計畫,獲得中心頒贈『熱心公益』獎牌;2007年我獲得東勢國小傑出校友表揚。2007年東勢國小表揚我協助東勢國小榮獲國際安全學校認證;2008年石岡鄉公所表揚我協助石岡鄉榮獲國際安全社區認證。
在工作上,都會要求同仁,盡力思考自己應有的傑出作為,讓自己在工作生涯當中,因自己的努力付出,讓公司職場能夠『亮』起來。我並不是說平庸是不對的,而是傑出是自己的附加價值。
何謂『傑出』?依照我的經驗,需要有以下的付出:
  1. 志願性作為
  2. 計畫性參與
  3. 傑出的表現
願性作為在工作的表現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公司職場在一天的工作中,只有要求我們8小時的付出。我所謂的志願性作為有兩重意義,一是願意在交付的任務之外,把跟任務相關的事項多思考與多作為;二是願意在時間外付出。前者將會讓任務更為圓滿,後者將會讓任務準時或提早完成。這兩個作為都會讓上司眼睛一『亮』。在志願性作為之中,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態度,那就是這項志願性作為,是為自己、為公司,這一個態度,是成功的志願性作為的關鍵。
劃性參與是指自己在工作職場中,與團隊合作。通常一個傑出的任務,很少是個人可以完成的,因此需要與同仁、夥伴合作。我所為的計畫性有二重意義。一是計劃性思考,不隨性提出意見。二是計劃性步調,按部就班,不脫隊也不落後,準時完成分配的任務,同時也積極協助團隊完成任務。在計畫之下,100分的資源將會獲得充分運用,發揮120分的效果。這多出來的20分,就是附加價值。
出的表現是在志願性作為與計畫性參與兩項都具備之後,才會展現出來。我認同運氣好,也會有傑出表現,但畢竟機遇難得。因此,我所謂的傑出表現,是『為人所不為』的思考觀點。當我做了別人沒有去做的事情時,我將產生獨占的表現,也就是『我有』。當我做了事務,比別人提供的更好、更簡單。那將是『只有我有』。通常傑出的表現是想得比別人早,做得比別人快,改得比別人好!光想不做,沒效果。事情做了但不持續改善,將會被別人追過超越。
用你,公司職場會因你而得到什麼好處?除了截然不同的努力,別無他法。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一個最基本的觀念:當責

為結果負責

們都有一種經驗,那就是做抉擇。做抉擇是一種選擇,選擇你所想要的,拋棄你所不要的。有時候,不管如何選擇哪一個,都是你不想要的或想要的,那麼做抉擇就是很痛苦的。前者輕鬆,後者困難。抉擇所帶來的一種困難感受,是因為抉擇的後面是一種決定,決定之後就有相對的義務或責任。

場上的抉擇,除了個人的喜好之外,還有更多是屬於組織所應該做的選擇,換言之,這一個決定,除了為自己設想之外,更要為組織設想,以謀求最大的利益與最小的風險。

時候,抉擇還有時間的限制。通常我們都會在有限的,甚至是最短的時間內,就要做下決定,以使自己或團隊能夠從分歧的意見中,獲得一致性的觀點,才能夠順利的達成目標。

擇之後,不免會碰到阻礙,這是每一種抉擇的贈品。每一個人都喜歡處理順境類的贈品,討厭處理逆境或阻礙類的贈品,為了讓抉擇能夠更圓滿成功,就必須妥善的處理這一個贈品。記住,問題與困難都是為了讓個人或組織更禁得起考驗,讓成功實至名歸。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抉擇都選擇對自己有利或不利於組織,以輕鬆做為抉擇的標準,那麼抉擇之後,就必須面對責任。通常這一個責任是自己或團隊都承擔不起的重。

一個團隊裡,身為主管或是一名基層職員的我們,多少有會有為組織做進一步思考的能力,也都會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組織之後來做考量,這是身為一個員工的基本要件,也就是為組織做風險最小的決定,這是所有員工要努力的目標,更是一種責任。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你摸到職場的生存妙方?

摸清楚老闆的性情

職場上,一個主管常常要面對員工不同的個性,這對主管是一個挑戰!「我該如何適應我的部屬呢?」我認為,組織中,應該是「部屬適應主管」才對吧!因此,一個主管要找到有這種認知的「對」的人。因為,找到『對』的人,比『改造不對的人』簡單太多了。
是很不幸的,我們總會有照單全收的時候,也就是接管組織過去的成員,因此,也還是有機會要面對『改造』。
造的工作,需要雙方之間有共識,誠如彼得杜拉克所講的『借來的火,點亮不了自己的心靈』。因此,兩者之間的「溝通」需要『對上頻率』且『經常收聽』,才能夠讓事情更順利。
上頻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頻率不對,宛如身處動物園,雞同鴨講咕咕,鴨同雞說呱呱。這種溝通還真的是百家爭鳴,各傳其說!部屬必須要用心的瞭解主管的需求,遇有無法理解,需要提醒主管,加強說明,盡可能的清楚瞭解可能要做事的目的與方法。這個頻率的的關鍵有兩個,一是主管願意清楚表達期望,二是部屬願意實事求是,確認任務的內涵,這兩者是對上頻率的要件,缺一不可。
很喜歡與我的主管溝通,因為從聊天當中,可以找到他做事的核心價值觀。我只要抓到這一個原則,我就能夠學習站在他的立場判斷事情,這很容易讓事情一次做對。當我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主管也容易肯定我的付出。所以第二個原則,就是在說的同時要做到經常收聽及仔細聆聽。
近讀到一篇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寫得短文,很適合用來闡述主從之間的溝通,對『期待』的溝通。
*******
多年前我帶領第一位部屬時,我給他的第一個任務,是要他趕快寫一篇新聞稿!我告訴這個台南的社會新鮮人阿松:「我很趕!加油!」,但我「趕」的意思,是「兩個小時寫出來」的意思。他當天沒有交出來,因為是新人,我不想嚇他,只好耐心等待;第二天,他還是沒有交,一直到第三天(已經是禮拜五下班前了),他才把新聞稿交給我。
後來我才明白,每個人對「我很趕」的認知不同,對於阿松來說,可能「我很趕」的意思,是「本週內要完成」的意思,所以他遲遲不交,錯在我。我之後都會把話說清楚,「阿松,我兩點前就要這篇新聞稿,麻煩你了!」
之後還碰到一個有趣的事,是關於我老闆楊基寬先生,楊先生說話慢慢的,從來不發脾氣,很溫和,但我知道那是他的修養,其實他性子很急,你要「懂他」才行。
他有天跑來跟我說:「Monica,寫個XX企劃案給我,不急,慢慢來」,那是早上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就接到他的電話:「Monica,企劃案好了沒?」哈哈!幸好我懂他!我的「很急」意思是「兩小時內」,楊先生的「不急」,意思也是兩小時內,你要聽得懂老闆的話,如果你不懂,就要開口「問」。
******
近我也有這重複上述的經驗,我有位同仁,經過我的調校之後,這種感覺也從極不敏銳,到敏銳一點的階段。當然我認為,主管有時還是把話說清楚點才對,這省去員工的不適應與猜測。但有時,員工也得思考,當主管凡是講得很清楚,那麼你還有機會做到『體貼』的空間嗎?你只不過變成『準時』交件而已。我自己認為,依照你自己與老闆之間的默契,在說清楚與揣測上意之間,保留一點模糊,會讓自己找到生存空間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