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提到的幾個重點,引起我的思考:
- 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內在感覺,將會傳達給周遭的夥伴: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自信心,會傳達給我們的團隊。如果一個領導者,對於未來持著悲觀的看法,那麼這個感覺,無須你的言語,就已經傳達給你的夥伴知悉了!換句話說,領導者的信心是會感染周遭的氛圍的。在籃球隊中,教練常常會如此運用這一個手法,來增加球員的戰鬥意志。
- 沒有人會因為我而變得更好 ,只有自己願意改變時,在乎改變所帶來的希望,結果才會變得更好:醫師很難對一個放棄求生的病人施予藥石,換言之,醫師除了醫治病人的身體之外,更重要的是醫治病人的內心,幫助病人建立信心,恢復他所希望的健康。球員對於教練的鼓舞,也需要自己本身在接受激勵之後,自我認為我是做得到的!我願意改變!這時候,才會得到勝利的契機。
我身為主管,同時也是教練。主管通常與問題共舞!因此主管們在看到團隊面對問題的時候,通常是看到解決的方法,是看到危機或問題背後的希望,因此主管對於未來是充滿信心。這一份信心要與團隊共同分享與承擔。也就是說,擔任主管是要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法,帶領團隊朝向成功前進(注意:我講的是解決方法,不是代替職員去執行)。
如何讓身邊的夥伴學習與啟發對他們有意義的觀點,是主管最大的責任。
因此,我常常對我的夥伴提到:『這件任務,應該要做什麼樣的事情?』『你需要什麼什麼幫助?』『我可以幫助你什麼?』。這些提問,主要是在思考一個觀點:『我們可以為我們的顧客帶來什麼樣新的價值?新生活?』
因此,我常常對我的夥伴提到:『這件任務,應該要做什麼樣的事情?』『你需要什麼什麼幫助?』『我可以幫助你什麼?』。這些提問,主要是在思考一個觀點:『我們可以為我們的顧客帶來什麼樣新的價值?新生活?』
但是我碰到以下的情形,我通常會拒絕幫忙:
- 我很難對一個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夥伴,提供我的服務,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該幫他什麼,才能夠讓他改變現在的窘境!因為這種人,通常對自己的問題欠缺深度的思考。他只是例行公事的想要完成任務,完全不想改變!這種有做就好的態度,當我問他『為何要這樣做?』『如果要做得更好,需要什麼資源?』當他面對這樣的提問時,只是聳聳肩,一副不關他的事。
- 還有一種情形是,當我的夥伴來向我求助的時候,我發現他的問題很簡單,他只是懶得想、只是想便宜行事、只是不想擔當後果的責任、只是不想介入太深.....等。這種人希望我能夠幫他把他想要的答案提供給他,只是責任的撇清,最後的答案是,主管交辦的而已,所以問主管是一種應急或繳件的表現,這時候,我已經警覺到我只是他的當舖或提款機,也就是兌現用的而已。
這兩種人,完全不值得幫助,也不值得我們尊敬。我甚至認為,這種人應該趕快退休或退出職場,讓新人有機會佔他的位置,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因此,從這裡引發出新的思考,那就是我們在職場上所佔的這一個職位,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在此時此刻有充分詮釋這一個角色嗎?通常我看見的角色扮演都非理想性的角色(或非典範性),而是實務上的角色,這一份實務上的角色,卻在不同人之間的扮演下,有許多的落差,有些人詮釋的相當好,接近理想(或典範)下的角色,有些人卻是依照他個人的情緒與偏差的見解,讓他扮演的角色,有了錯誤或離譜的詮釋。
最近的花博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台北市郝市長需要充分的扮演好花博領導人的角色,充分的與市民溝通,讓整個花博事件更透明,更公開。我認為他沒有權利說他是一個會做事的人,但卻拙於溝通(憨慢講話)。這樣的說法,並非一個『好』市長。『好』市長,要帶領團隊,思考用什麼樣的方法,講出市民能夠理解的說法才是,因為那是市長的責任,才是市民眼中理想的『好』市長!
一言以蔽之,你如何對自己定義,是要從消極改變為積極的!當你認為你行,你就行。當你認為你不行,你無法做到的時候,那是因為你不認為你該做!該做的事,你就得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